學高中物理需不需要“記憶”?

在抖音上,看到這麼一句話,“讓學生多記多背的物理老師一定是個沒什麼水平的老師。”

我沒有做評價,因爲這是個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正確的“總結”,但我也不敢苟同。

學高中物理需不需要記憶?

我們先來想一想這樣一個問題吧。我們都見過“背誦並默寫全文”,但沒有見過“背誦並默寫全部單詞的”,爲什麼呢?50個單詞聽寫全對,好像沒什麼,同樣這50個單詞默寫全對,是不是感覺就不一樣呢?

再來說,學習高中物理需不需要“記憶”。任何學科,任何知識,沒有一丁點記憶是不可能的,我常給學生說,若你有一把好槍,你懂得如何扣扳機、如何瞄準、如何壓槍、如何預判等等等等,但若槍裏沒有子彈,這槍終是無用的。所以,記憶是必需的,跟是不是物理無關。

只是,如何“記憶”是一門學問。

我相信大多數讓你“多看教材、多記知識點”的高中物理老師,都不是單純讓你去“記住”,讓你“多總結”也不是單純讓你爲了“記住”而去編寫順口溜或者口訣。

那麼,具體該怎麼“記憶”呢?所謂的“理解性記憶”到底又指什麼呢?

我認爲所謂的“理解性記憶”是指“記憶知識並且將知識按一定的理解進行整合,主動建立知識之間內在聯繫的過程”。

而高中物理學習,要做到“理解性記憶”,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要在教材和筆記中“記憶”。這一部分又要分三個階段,前期要做到“多看多記多梳理”,“看教材和記知識點”的同時,應當積極主動的回顧上課時老師在相應位置的講解,回憶那些沒有用文字書寫下來的鋪墊和分析,從而梳理出同一節課中的知識的來龍去脈,所謂“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中期,通過對比或者類比,瞭解知識與知識之間的相似性和差異性,從而找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繫和邏輯關係。後期,完成一章或者一個板塊的學習後,要有總結和內化,通過對知識內在邏輯的理解,在知識和知識之間建立“觸發開關”,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或者“牽一髮而可動全身”。

其次,要有一定量的習題練習,在習題中“記憶”。在解決習題時,主動思考問題與知識點之間的聯繫。想要通過習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需要了解到,實際應用時哪些部分是知識的側重點,哪些知識點是解決問題時需要考慮的主要方面,以及次要方面是如何通過題目條件得到限制的,同時瞭解在題目中,知識的邏輯是如何一點點被呈現出來的,從而進一步內化知識的內在邏輯。

最後,在對習題進行反思和總結中“記憶”,建立知識的應用邏輯。知識內在邏輯建立好後,還需要一個外部觸發開關,通過對習題總結反思,找到如何利用知識點切入問題,就是在建立“外部觸發”,然後通過主動回憶自己解題的邏輯過程或者主動回憶老師在講解該題時的邏輯過程,獲取完整的應用過程邏輯,這一步可以更進一步內化甚至完善之前建立好的知識之間的邏輯,爲知識的輸出建立好途徑。

一篇文章不是詞語的簡單堆砌,有內在聯繫,所以可以默寫。知識點不再孤立,都是一環扣一環的,像多米諾骨牌似的時候,也可以“默寫”,好像也就“不需要”記憶了。但這個建立聯繫的過程,是少不了“記憶”的,而且一定得是一種多次的、層層遞進的“記憶”。

所以,學高中物理,也是需要“記憶”的,而且它需要一種更高要求的“記憶”,一種可以讓你“默寫”知識點的“記憶”——理解性的記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