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來到不是自然的結果

孩子詢問自己怎樣來到這個世界,我們總想凸現父親母親共同的努力,儘管父親在後來的陪伴和教育中,漸漸淡出孩子視線。

父親在教育中的缺席,定會帶來不良的後果。如同其他道理一樣,哪怕寫進書本,還是會因各種原因沒法在很多家庭中,實現父親母親的共同努力,更多的是母親扛下了育兒中的壓力與卑微。

和長輩聊天,聊到國家可能放開三胎,人口總量大,老齡化嚴重的現狀,國家必須拿持續可控的政策來刺激民衆。

我的觀點和長輩一致,認爲願意生孩子的家庭不多了,特別是新移民城市的家庭。

據統計,中國女性就業率位居世界第一,與男性一樣接受職場和家庭的考驗,直接創造財富的總量無法比擬男性,但職場耗時奮起直追。

與老一輩女性比較,女性分配在家庭中的時間極大的縮減了,在生兒育女方面自然沒有更多的精力了。

“女孩和男孩一樣”“優生優育 利國利民”等字樣的橫幅還掛在記憶中的村頭巷尾,女孩們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學習、就業以及實現人生價值。

在教育下一代過程中,我想大多數家長依然認同這樣的觀點。

現代女性,女孩們意識到性別差異,應當是從婚後育兒開始。不同的家庭造成的波動大小不同,但我想女孩們心中已是有了清晰的界限。

婚姻改變了女人的身份,生育改變了大多數女人的人生目標,從此不再只爲了自己的前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