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大腦:只要成功6次,你就能成爲自信的人(三)

相約讀書打卡第483天,我是來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讀書內容是劉媛媛的《精準努力——劉媛媛的逆襲課》第四章《心態篇》第六節|重塑大腦:只要成功六次,你就能成爲自信的人(三)

第二,重視成長性。

今天的失敗只能證明我“今天”不擅長做“這件事”而已。

從範圍上我承認自己在這件事甚至這類事情上是不行的。

從時間上,我承認現在的我能力不足,所以不能勝任。

但是我可以通過學習去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多幾次嘗試和經驗積累後,未來再去挑戰這類事未必不行,畢竟每個人都是可以改變和成長的。

我們可以否定今天的自己,但是不要否定未來的自己。

失敗的時候要想,只是我努力的範圍不對,或者時機不對罷了。

現在做不到,也沒什麼好自卑的。

比如作者本身不擅長演講,但是通過學習掌握了演講的技巧。可是辯論卻還在作者的能力圈之外。

重點是接下來應該怎麼辦呢?——替換自己的行爲模式。

不同的行爲模式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行爲模式正確了,結果就成功;行爲模式錯了,結果就失敗了。

或許是因爲我學習的不夠,或許是我努力的方法不對,只要我把錯誤的行爲模式替換成正確的,就有可能改變結果。

所以當作者失敗的時候,她不會覺得她這個人不行,或者她未來沒有希望,她會想正確的行爲模式到底是什麼呢?別人是怎麼做到的?別人和我的差距在哪裏?

這樣就不會因爲經歷了失敗和否定而自卑。

作者通過嘗試淋雨這件事,知道了淋雨的後果沒有媽媽說的那麼嚴重,可以做到平靜面對。電腦已被塑料袋套上不會溼,衣服可以到家以後就丟進洗衣機,淋雨沒什麼可怕的,就連感冒的概率也很低。

好多事情和淋雨是一樣的,由於我們把這些事情想得過於可怕,遠遠超過了這件事本身的嚴重程度。

尤其是帶着嘗試的心態去做的挑戰,觀察的視角會讓你變得冷靜和理性。

我們常說觀念會改變行動,但是行動反過來也是可以改變觀念的。

真的去做一次,會發現好多事情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麼可怕,還有一些事情和我們想象的根本不一樣。要經常用這招勸自己。實踐證明,主動開口和人說話,大多數時候對方是很熱情的,不是沒人迴應。

慢慢的認知就改變了,這世界對我沒有那麼冷漠。

正確認定責任

小時候父母總是跟我們說,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長大後我們變成了一個只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人。敏感自卑,只要出錯,問題就在我。

有時候世界真的很殘酷,人們更喜歡在弱者身上找原因。

一個總被男生欺負的女生,跑去給老師告狀,老師說:“爲什麼不欺負其他女生,只欺負你?

一個女人被家暴,周圍人卻說“你老公肯定不會無緣無故的打你”。這種思想有毒。

弱勢的一方就會想:“爲什麼他不欺負別人就欺負我?肯定是我什麼地方做錯了。”

跟人起衝突,永遠都在反思自己,第一反應是我是不是說錯什麼話、做錯什麼事了?

作者幸虧沒有繼續抱着這樣的想法長大,不然很難成爲一個自信幸福的人。

離婚父母了,孩子認爲都是我不好。其實父母和孩子本身就是分離的個體,怎麼可以爲了父母犧牲了自己的人生。

《心裏捕手》裏的那句臺詞真的很動人,“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學會合理的認定責任,我們才能更有勇氣去面對真正的錯誤,而不是一味的陷在自責裏。

當錯誤和衝突發生的時候,至少要去想四個問題:我做對的地方在哪裏?我做錯的地方在哪裏?他做錯了什麼?他又做對了什麼?

這種方法可以稱爲“枕頭法”。問題常常像枕頭一樣有4個邊,但是你的頭腦應該不偏不倚的放在最中間。

用“枕頭法”,可讓自己不至於沉浸於自責中。如“是不是!我不夠大度,我是不是太矯情”,這樣的內心聲音當中。

去喜歡和誇讚他人。

這個方法不僅可以改善自卑狀況,而且可以提高生活中的幸福感(感覺到自己對他人有用)。遇見的人哪怕不那麼喜歡,也要找出喜歡的某一個點並且表達出來。

當結果不令人滿意的時候,可以去想過程中是否有值得肯定的事情,當行爲不對的時候,未必心意也是錯的。堅持去讚美,生活大不同。(尤其對孩子我們要窮盡一切辦法去尋找優點讚美孩子)

你的話首先會塑造對方,當對方收到你的誇讚之後,並不願意失去它,所以就不會做那麼多令你討厭的事情。從心理學上講,人更容易喜歡喜歡自己的人,漸漸的你也會得到他的反饋,他也會表達對你的喜歡和讚美。這樣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在與自卑和自信相處的這20餘年裏,作者最大的感受是,自信是有流動性的,它並不是一個恆定的存在。

再強大的人也會自卑,再強大的人也有自卑的時候。

重要的是我們需要留存一下自信的證據,對自己能夠說服和引導,最厲害的是能夠自我鼓勵。

和自己對話,並且能說服自己,這樣的你纔是打不倒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