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與現代生活

在我國,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在過去三十年增長了一倍,現在全中國糖尿病患者已經超過了1億1000萬人。這種快速增長的趨勢不光我國有,實際上整個發展中國家圈,比如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墨西哥等,都能看到類似的趨勢。

這是爲什麼呢?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越來越多的肥胖。肥胖是導致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風險因素。關於肥胖和糖尿病之間的相關性,最有說服力的研究來自於生活在太平洋小島上的居民。以美屬薩摩亞的居民爲例,這些南太平洋的島民祖祖輩輩靠海喫海,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便宜的加工食品,比如罐頭、薯片和火腿,大量進入這個小島。

在過去半個多世紀裏,這個小島上的居民迅速喫成了大胖子——在這裏,肥胖症的發病率高達90%,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而與此同時,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也增長了差不多10倍。現在,每兩個薩摩亞成年人中,就有一個2型糖尿病患者。

當然了,如果僅僅是相關性,其實說明不了太多問題。實際上,在實驗中,生物學家們給小老鼠喫大量的脂肪,讓它們在短短几周內出現肥胖症狀。結果就發現,這些小老鼠也會出現明顯的2型糖尿病症狀——血糖升高,而且對胰島素沒有反應。還有,生物學家們通過操作特定的基因,讓小老鼠天生就容易肥胖,結果這些小老鼠也確實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所以,肥胖確確實實是誘導2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之一。

2型糖尿病的微觀發病原因

現代生活方式導致2型糖尿病,看起來我們推導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但是這麼說,好像還不夠讓人滿意:最起碼,我們得知道現代生活方式,比如肥胖,到底是怎麼導致2型糖尿病的吧?

關於這個問題,科學界還沒有一個統一而且有說服力的解釋。但思路和邏輯卻有普遍的價值。

相關性

假設肥胖是通過一個特殊的事件導致了糖尿病,我們叫它X好了。那我們應該看到,只要肥胖和糖尿病發生,X就會出現,三者之間存在高度的同步。這就叫相關性證據。

必要性

如果你能想一個辦法,讓X不發生,就能阻止糖尿病的出現,那就能證明,X對於肥胖引起的糖尿病是必不可少的。

充分性

和必要性恰好是相反而且互補的。如果你能想一個辦法,直接讓X發生,結果就會讓動物患上糖尿病,那就能證明,肥胖通過X直接引起了糖尿病。

當相關性、必要性、充分性這三方面的證據同時出現的時候,就可以比較放心的說:X這個因素非常重要,肥胖很可能就是通過它導致糖尿病的。

2型糖尿病與生物演化

就事論事的看,好像我們已經竭盡全力了。但是如果把2型糖尿病放到一個更大的時空尺度上看,我們會看到一個很奇怪的事情。

喫飽肚子、少運動,這不是人類祖先,乃至全部地球動物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麼?爲什麼等我們終於過上了祖先們追求了幾億年的好日子,糖尿病卻又出現了呢?難道生物學規律就不允許我們過好日子不成?

在自然選擇的漫長曆史上,生物最重要的目標就是保存自己、繁殖後代。因爲只有那些能夠存活下來並且成功繁殖後代的生物,纔有機會將自己的遺傳物質流傳下來。

而對於地球動物來說,想要生存和繁衍,首先需要滿足的就是身體的能量需求:喫下去的能量得大於或等於身體的消耗,否則就會很快死亡。但是我們知道,在大自然裏,食物並不是隨處可見的,而能量又是身體的一個剛需。因此對於所有的地球動物來說,想盡辦法擴大能量輸入、減小能量輸出,就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很多你習以爲常的習慣,可能都和這個生存目標有關。

我們爲什麼聞到烤肉的香味就走不動道,喫得再撐也能再喫一個奶油冰激凌?就是因爲烤肉、冰激凌都是富含能量的超級食物。我們爲什麼喫飽了就不想動,得有強大的毅力才能堅持健身?就是因爲運動要消耗能量,而我們的祖先本來還得留着這些體力抓羚羊、躲避老虎呢。這就是著名的“節儉基因”理論。

按照這個理論,殘酷的生存競爭會篩選出一批特別珍惜能量、特別能“勤儉持家”的基因,它們幫助我們的祖先儲存能量、減少消耗,應對惡劣和多變的自然環境。這些基因當然也就遺傳給了我們。

“節儉基因”理論雖然一直也有不少爭議,但是作爲一個解釋性的框架,它是很有說服力的。

當人類開始過現代生活之後,原本生死攸關的節儉基因一下子變得多餘而且有害了。這個道理倒是不難理解。在短短一兩百年的時間裏,人類突然擁有了好像喫不完的食物,很多人甚至都不需要辛苦勞作就能獲得這些食物。

但是節儉基因可不知道這一切,它們仍然頑固的讓我們繼續又饞又懶、多喫少動。這樣一來,我們就遭遇了整個進化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嚴重的能量過剩危機,我們的身體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2型糖尿病,還有高血壓、高血脂等所謂的現代病、富貴病,就這樣流行起來。

從這個角度說,越來越多的2型糖尿病,是生物演化和人類文明正面遭遇的必然結果。這其實也就意味着,對抗2型糖尿病,本質上是在和基因賦予我們的本能對抗。可想而知,這一定是一場漫長而且艱苦的戰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