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而復失的湖北巡撫

今天繼續共讀《曾國藩》的第七章。

1、把保衛長官當作一項制度。

曾國藩做事的特點一直是功雖大而不喜,過雖小而必究。在曾國藩看來,“失敗”是一個人一生的寶貴財富,每一次失敗都要喫透,才能不白白付出這個代價。

我們在工作中也要經常總結經驗教訓,這樣纔不會在同一個問題上跌倒兩次。

從靖巷小挫,湘潭大勝,長沙解圍,湖南全省解嚴之後,曾國藩爲湘軍立下這樣一條規矩:一旦某軍統帥戰死,除非本部有受擁戴的繼任將領,否則必全軍遣散回鄉,另行招募成軍。這樣一來,部下打仗的時候都會全力保護自己的長官。因爲只有保住長官,你纔有個人發展的機會。曾國藩高明之處就在於他用制度解決了別人用道德去解決的問題。保衛長官本來是一種道德要求,但曾國藩通過制度使它變成了符合下屬自身利益的一種行爲。把道德要求和自身利益通過制度體系來達成統一,體現了他的大格局。

我現在的公司,經常會聽到同事們背後議論老闆,並不是維護老闆,所以女同事多的地方還是少呆。

2、一句話改變了曾國藩命運。

湖南首勝,湘軍士氣大振。經過一番修整,修好戰爭中受損的戰船,咸豐四年六月,曾國藩率水陸大軍從長沙再次出發,攻向湖北,經過決戰收復了武漢。咸豐皇帝高興至極,批奏則並立即按慣例,任命收復湖北的曾國藩爲署理湖北巡撫。就在這時,一位漢族軍機大臣,趨前一步,低低地和咸豐皇帝說:曾國藩本不過是以侍郎銜在家守孝的退休官員,如同一介平民。一介平民在老家一聲呼喚,就能聚集起這麼多人跟他們打仗賣命,並且所向無敵,這恐怕非國家之福吧?這句話改變了曾國藩的命運。有時候你浴血奮戰勝利後得到的不一定是榮譽和掌聲,可能一句小人之話就能輕而易舉推翻你的所有功勞。

3、曾國藩的敵人。

大清的根本政治原則兩條:一條是“滿漢之分”,另一條是“強幹弱枝”。意爲加強主幹,削弱枝葉。比喻削減地方勢力,加強中央權利。祁、彭二人的主張放在承平年代未必有錯,只是他們分不清輕重緩急,在天下將亡之際,重用漢臣、放權督撫蔣帥是挽救大清命運的唯一途徑。而不是排擠曾國藩。

4、湘軍的整體計劃爲何被打亂?

曾國藩在軍事上的最大最大長處在於他有出色的戰略頭腦,善於對戰略環境做系統、全面的分析,從大處落墨,進行整體的戰略謀劃。曾國藩的考慮都是有遠見的,但咸豐皇帝拒絕接受曾國藩的意見,強硬的命令他,這下就打亂了曾國藩的計劃,也導致他陷入困境。可見遇上一個明君或上司能讓你少失敗、少走彎路,多一份成功的希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