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

關於“道”的修練,有三種人,第一種人,依“道”而修,勤勤懇懇;第二種人,別人談論“道”他也去聽,但是他總是說沒空做,道理也懂得一大堆,可是一句都沒有拿去實踐;第三種人,一聽到別人講“道”,他就哈哈一笑,認爲論“道”這些人都是神經病,根本就不信什麼“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
真正的大道,光明的大道是看不見的。大光明裏頭等於黑暗,黑暗是真正大光明的根本。這個“明道若昧”的道理,引申到爲人處事方面,就是事情在成功以前.常有很艱苦的一段。在科學研究工作上,要發明一項東西時,研究到最後似乎絕望,當自己將要放棄時,忽然一個靈光來臨,發明成功了。
“進道若退”,學任何一樣東西,做任何一件事情,進步到一個程度,成果快要出現的時候,你反而覺得是退步。比如說寫毛筆字,開始寫的三天,越看寫得越有味道,越寫越漂亮,自己也讚歎自己快要變成書法家了。到了第四天越寫越難看,第五六天自己都不想練了,越看越不成樣子。在這個時候,千萬不要放棄,寫的字雖然越看越難看,那正是你書法上的進步過程。

學拳也是一樣,不管太極拳、少林拳,學了半月就想打人,覺得自己的武功天下第一,好像都可以飛檐走壁了。三個月後慢慢發懶了,半年以後,所學的通通丟光。所以,在進步以前就有這個現象,人情物理都是如此。古人只是拿人世間的經驗,以及物理的狀況,加以說明而已。

“夷道若纇”,“夷”就是平坦的道路,例如我們開闢一條新的馬路,像建造橫貫公路,未開闢以前有種種困難。“纇”就是堆積起來,沒有辦法開發;及至開好以後,就是平坦的大道了。換句話說,在平坦的大道要完成以前,我們會感到工程十分困難。

上面老子引用這些話,都是中國的上古文化,老子稱之,爲“建言”,引用古代的格言,藉以講到人的修養品德方面。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

“上德若谷”,真正有修養的人,所謂道德的完成,反而太像是空空洞洞的,什麼都沒有;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滿罐子不響,半罐子響叮噹”。學問真正充實的人,反而覺得自己像是一無是處。所以一個真正有道德之士,不會表示自己有道德,或者表示自己有功夫。這就是“上德若谷”的道理。一個人真到了虛懷若谷,才能夠包羅萬象。學問的道理,人品的修養,都是同一個原則。

“大白若辱”,白居易詩中說:

周公恐懼流言 王莽謙恭下士時

若使當時身便 一生真僞有誰知

我們的歷史上,有周公輔助成王的故事。周武王死時,他的兒子成王只有十二歲,就繼承王位當皇帝,全靠叔叔周公的輔助。因爲成王是個小孩,還有很多不懂事的地方,這個叔叔就把他軟禁起來。周公身爲輔相,權力很大,在家庭的地位是皇帝的叔叔,但在政治體制上,他是這個侄子皇帝的部下、宰相。現在他把皇帝軟禁起來,讓小皇帝去讀書學習,致使天下人議論紛紛,認爲周公企圖自己接掌王位,所以把侄子都關起來了。最後證明不是那麼一回事,當他把成王教育成功後,還是把權力交還給了成王。

所以白居易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當時被衆人誤解,以及漢朝王莽篡位以前“禮賢下士”的時候,都看不出來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若使當時身便死”,假使這兩個人當時死了的話,“一生真僞有誰知”,他們這一生是真好人或者是假好人,有誰知道呢?

“廣德若不足”,真正有這樣厚德的人,反而覺得自己不夠廣德,所以真有道德修養的人,就是這種胸襟。

“建德若偷”,這個“偷”不是做小偷,是奸巧的意思。真正建立一個德業時,也就像剛纔譬喻寫毛筆字一樣,一寫到進步的時候,反而覺得退步了。有時候旁人看起來,好像偷工減料,因爲人多半是看成果的,在成果沒有出來以前,似乎是偷工減料,使用奸巧。

“質真若渝”,一個東西本來是好的質地,無任何污點,但看起來好像變質,像是假的。所以,世界上物質的東西,好與不好很難鑑定;真好的東西,我們往往把它看成假的。其實人類用的東西多半是假東西,又把假東西看得非常寶貴。佛學的道理,說這是“衆生顛倒”,衆生就是那麼顛倒。做人做事也是一樣,對人非常誠懇的人,往往會被人家懷疑。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大方無隅”,什麼叫“大方”?這個地球,東南西北四方,你看大不大?這個不算大,比不上虛空那麼大。那麼虛空有沒有東南西北呢?虛空根本沒有東南西北;所謂東南西北是人爲的,人類自己假定的。“大方無隅”,虛空也沒有方隅,也沒有轉角的地方,任何一面都是虛空,當然就沒有東南西北。

“大器晚成”,是以物理來講人生,一個大的建築物,不會建造得那麼快。“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其實,萬里長城也不是一天造成的,人類的歷史,更不是一天構成的。

“大音希聲”,最大的聲音反而不能聽見,我們人類對極大的聲音是聽不見的,倒是有許多小昆蟲,可以聽到大聲有。螞蟻比我們聽力好,它聽得見的我們聽不見。比如科學上都曉得,銀河系統晝夜都有聲音,聲音其大無比,除非透過科學的儀器,否則我們的聽力是承受不了的。人類所聽見的不是真正的大音,像宇宙有自然的音聲,非常的大,大得我們卻聽不見,所以覺得宇宙很寧靜。尤其到了高山頂上,感覺一點聲音都沒有,非常寧靜。什麼人可以聽見大音呢?只有入定的人可以聽見,這用科學儀器可以測驗出來。

“大象無形”,大的現象是沒有形象的。

“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道的功能看不見,要如何去了解呢?要在人世間一切的作用上去體會那個“體”,在現象上來體會那個“體”。所以,道的體是隱,是“無名”,它是沒有名相可見的。欲想了解“道”,該怎麼去見呢?“夫唯道,善貸且成”。古文“夫唯”二字,就是現在白話文的“那麼這個”。“善貸”是善於假借一個東西,假託一個東西去表達出來。換言之,就是透過它的作用,透過了現象,纔可以看到這個“體”。“且成”,姑且馬馬虎虎可以看出它的成效來。所以,要修道,先要了解這個“道”,只有在用與相上去見“體”,光是找“道體”是看不見的,因爲“體”是透過相與用表達出來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