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先生古詩詞課讀書筆記之五

中國的詞自晚唐五代歷經兩宋,其發展之次第似可分爲歌辭之詞,詩化之詞,賦化之詞三個階段。

李後主詞之佳者,在個人亡國的悲慨中,卻寫出了古今人類所共有的人生長恨;柳永詞之佳者,在登山臨水的秋士之感中,也往往表現了一種可以“破壁飛去”的“神觀飛越”之致;蘇軾詞之佳者,而更在“天風海濤之曲”中,寓含了“幽咽怨斷之音”;而辛棄疾詞之佳者,則在“龍騰虎躍”的英姿豪氣中還表現有一種“欲飛還斂”的悲鬱之情和纏綿之致。

讓這些詩化之詞,即風格內容雖然各異,但其所以爲佳,則卻是同樣由於各自都具有一種耐人深思聯想的言外之意蘊。

再談賦化之詞。所謂“賦筆”,是指一種以思力鋪排爲主的寫作方式。

寫賦與寫詩之主要區別乃在於詩之寫作,重在直接的感發,而賦之寫作則重在思力的鋪排。

這一類詞之佳者,卻也往往正因其思力安排的反覆變化,遂使之也同樣具含了一種詞所特有的幽微深隱,引人生言外之想的特美。

今日小記:

葉先生對詞的發展進行了理性的概括。梳理了詞的發展史。

歌辭之詞——帶着欣賞女子的心態,帶着風花雪月的韻味,只填給歌女們唱的。這些詞較多地描寫了美麗的衣飾與情愛。

詩化之詞——境界上升了。有豪邁有婉約。有哲理有感慨。葉先生的賞析寫得讓人忍不住一看再看,好像她走進了那些詞人的心裏,還原了他們的生命,千古風流人物藉助葉先生的解讀,依舊煥發無限光芒。

賦化之詞——這個就變得不那麼靈動了。被格式限制住了。然而思力的鋪排需要高強度的思維活動,需要深厚的積澱,不是任誰都能看欣賞,任誰都能寫得出來。能看懂就不容易了,能體會品味其中之迂迴婉轉,那簡直就是擁有了一種看出三維立體圖的快感!

看着葉先生的品析,就覺得站在了寶庫的門口。葉先生就是一把鑰匙,即將打開古詩詞寶藏的大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