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到读书变现,中间只差两个动作,答案在这里

搭建个人IP成长知识体系

连续知识输出第17天,索取全部内容,加V:fanny8756,验证码“个人IP”

周一我们讲了个人品牌的定位和知识体系,昨天拆解了作者王一九老师《从0到1的》的引流案例

我们今天就用他的产品理论,拆解他的产品

定位部分我不回顾了哈,大家都处于定位阶段,我相信你找我聊聊就能找到方向,定位不是一个人想出来的内容,他有具体的理论模型,需要真正想要帮你的老师挖掘,和自己去感悟

知识体系如何建立?具体有5个步骤

讲怎么做前,破除一个大家的心理壁垒“知识体系”这么高大尚的东西我可以做出来吗?

我确定你可以,找准方向,找准用户,挖掘自身,找到痛点,找到市场;

不仅可以做出来,还可以变成产品

怎么做呢?

①搭建框架

首先要把为什么

做什么、怎么做这个框架搭建出来,尤其是做什么这一部分,把框架搭建出来以后,脑中就会有一个清晰的框架图

可以按照这个图去填充自己的知识点,把零碎的、碎片化的知识放到框架中

比如说现在我每天输出,大家觉得我的东西不系统,确实是,我正处在这个阶段,把能想到的知识点,发散性的先去罗列出来,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步骤

②获取知识

最主要的方法是看书,或者是上知识付费的平台去搜索,相关知识;

选书一定要选优质的书,我的获取知识的主要通道会是读书,同领域的书都找出来,并且分类

那些可以作为理论书用,那些书可以作为案例支撑

因为作者的维度不一样,传达的观点不一样

而你吸收的东西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不要局限于一定要找著名作者的书,可能有些作者的书,你会看不懂,更谈不上扒下来直接用

③整理知识

把获取的知识,用思维导图先把已经有的知识总结出来,并且不断的整理碎片的知识,排列组合

我现在输出碎片化知识的时候,就回想我的那些内容可以作为痛点挖掘的内容,那些内容可以打动用户

那些是用户可接受的干货,怎样的排列组合可以让用户接受起来收获更大

④填充框架

在收集和整理完知识后,你可以按照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这个结构框架,把知识填充进来,之后反复第修改调整

怎么修改?基于知识架构的完善,和目标用户的痛点需求

这样就能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了

⑤创造概念

这部分是可以让知识体系倍数价值增加的一部分,听上去有些不切实际,举个例子就很简单了

其实,新事物的兴起都会没有名字,都需要创造。不知不觉就有了很多新名词、新理论;这些都是有人创造他定义他

比如:雷军有一套关于如何做互联网产品的知识体系,他给这个体系取了个名字叫做“互联网思维”

还有一本职场技能书叫做《金字塔原理》

这样的名字是不是看上去非常的高大上,且能相信他解决问题的;再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孙武的《孙子兵法》

创造了概念之后,还要给他一个定义

解释这套体系是什么,比如知识体系是什么?你怎么样去解释知识体系这个事情?

第二部分:讲知识体系变成产品,创造产品体系

做知识产品需要有一个知识产品的结构体系,像经营一家企业一样。我们经营个人品牌,也需要把个人品牌的产品体系做出来;

这个产品体系应该由入口产品、爆款产品、高利润产品、跨行业产品

①入口产品

我们昨天拆解的王一九老师的那款产品就属于入口产品,昨天拆解了他用他的书和社群方向微课、个人IP微课,陪伴赋能社群;四个方向尽可能的把相关领域都涉猎到,整合自己的资源把入口尽量尽量做大

很多知识领域的大咖,在还没找到自己方向之前,都在做读书社群,一个是因为这个一个很好地沉淀积累知识的方式

另外一个原因是,读书的入口非常大非常宽,并且目标用户非常精准,所以你如果想要做知识付费,在什么资源都没有的情况下

建议好好去经营个一个读书社群,当然也可以把它做成爆款

比如樊登老师的入口产品也是他的爆款产品

②爆款产品

爆款产品就是能够产生巨大小量的产品,比如小米的手机,红米;全方位攻克一个产品,把所有的资源压在一款产品上,把它做爆,用产品驱动品牌力

怎么做出一款爆款产品呢?有三大要素,产品能解决一个足够“痛”的痛点,红米当时解决的痛点是什么?

超低市场价享受智能手机的硬件及系统;

比如上次遇到到的变现学院的同学,他的产品必定不用传播就会爆,如果产品足够好的话

因为他解决了中国大部分家庭聚焦的痛点的问题“孩子成绩”

第二个元素是,刚需

比如房和车那个是刚需呢?一定是房子对不对,可有可无的产品,必定他的人群会缩水很多

产品价值需要其他方式补足,比如,传播、调研、产品足够好;还有就是教育市场

教育市场这件事很难,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和人里,我们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

让真正有能力的巨头去吧,

第三个要素是超预期

超预期会让产品的口碑变得更好,如果一款产品仅能满足期望值,那么人们是不会主动传播的。

超预期20%,一般也不会传播,而超出预期的10倍,大部分人就会忍不住发朋友圈

一个人转发朋友圈,会增加100人以上的传播量。如果最初有100个客户,他们每人都转发一次朋友圈

这款产品就会被10000人看到

而这10000人每人再转发一次就会裂变为100万人。

超预期的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裂变超乎想象

第三款产品是高利润产品:

高利润产品就是提高价值、收取高费用的产品,一般来说,咨询师知识产品中的高利润产品

比如:一个企业品牌咨询案,可以收取300万

很多知识大咖在在行开启咨询,一个小时的咨询费达到上万

所以,在打造个人品牌过程中,你不仅要构建一套知识体系,还要把这套知识体系设置成一个高利润的资讯类产品:

比如,健身房里的私教,就是高利润产品

第四个是跨行产品

微商时代已经过去,但不等同于社群带货的红利就过去,为什么这么说呢?

微商时代是以产品为重心,我认识的做微商朋友说,选择微商平台很重要,说不定花个大几万,做一个代理

它的主打产品说变就变,商业模式说变就变

这个对以产品为中心的微商是个痛点,因为产品和模式一边,等于你的团队会流失,无可厚非

但做个人品牌就不一样,做个人品牌是以个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产品;只要你的个人品牌够硬,就完全可以代理别人的产品

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成本,前段时间我做了一个产品平台,现在也在,只是没有精力推广

如果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推广,挣些零花钱,比水果其他产品利润率会高

我刚开始做这个平台的时候,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招商广告;很多小伙伴抛来橄榄枝,比如内衣、唇膏、红茶

做红茶的姑娘,我们基本没联系过,也没有过交互。有一天突然说,她公司在做红茶

没想到三天不到,我就收到她的一大箱各种包装的红茶;品质确实好

我问她:为什么要寄给我,我们不熟,并且我的平台还没做起来

她说:我在你读书群里呆了很久,起码你人品是没有问题的,在加上你做得是读书,人群也匹配

第一次,个人品牌发生了作用

知识付费的终端一定是带货,但最好的货是加持你的个人品牌,而不是消费你的个人品牌

所以,选品尽量选一些高价值、高品质、低价格的产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