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领路人”———“新时代 大教研 ”聆听董明实老师开场讲座之获

很幸运在好友的帮助下,有幸观看了“新时代  大教研”暨第五届新疆中学语文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课堂教学大赛的开幕式,并认真聆听了新疆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语文室主任,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新疆中语会秘书长,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董明实老师的《“教”“研”并举、培根固本的发展策略》讲座,让我对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有了清醒的认识,并把握了今后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更对自己数年来语文教学有了深刻的反省!可以说,董老师的这场讲座,从站位的理论高度到反观语文教学的现状,把语文教学的“教”与“研”的问题,阐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进而讲到了“教”“研”并举,培基固本的具体发展策略,为全疆乃至全国的语文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并给予了语文人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不愧为最美“领路人”!

董老师的这次讲座,先从总体上分析了新疆语文教学教研现状,肯定了我们新疆语文教学取得的一些成绩,但也客观的冷静的指出了现今语文教学教研存在的问题:重课堂、轻研究。所以,用董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努力的要改变自己,同时也就改变了这一片广大的地区,改变了这个属于我们的时代”!“千层之塔,起于寸土”,如何把语文课教好,教出语文味,如何在这片广大的土地上把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播好,把母语教好,这是一个严肃的重大的课题。

随即董老师从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谈起,“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今天,没有哪一项事业像教育这样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段话深刻阐明了教育的意义及其重要性。并进一步阐述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体现中国特色”。“一个事物的发展必须有适合其生长的环境和土壤,教育也是一样,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都是建立在其自身历史土壤之上的,由于历史条件、文化传统和具体国情不同,各国教育部都有各自独特的内在逻辑和生成规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牢牢扎根于中国大地,要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和中国国情出发,继承而不守旧,借鉴而不照搬,追赶而不追随。”董老师巧妙的引用了习主席的这段话,并从这段话中得到一个深刻启示:新疆的教育必须牢牢扎根于这片土地,从新疆的实际和区情出发,既要向内地学习借鉴,但也不能照搬,我们要努力地追赶但不能一步步的追随,简单的去模仿。进而从五点(认识更丰富,采用借鉴更成熟,跳跃发展,有效的预测,先发展者的支援)阐明了落后地区的后发展优势,好似为我们新疆教育教学的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给予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接着董老师就谈到了“教”“研”并举的问题。他说到:不仅“教”“学”相长,“教”“研”也能相长。教学如果没有研究它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没有研究的教学是低质量的教学。董老师分析到现今的教学教研实际状况是:重教学,轻研究;重视成绩,轻视老师个人素养的发展;重视团队发展,轻视个体的研究成长。就其现状自然的引出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新的统编教材给我们的一些启示那就是:对教学的认识、对教研的认识、教与研的关系。

董老师诙谐幽默的谈到现在语文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割裂开了,把语言和生活割裂开了,那就失去了语言的活力。并列举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情况:似乎所有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考试去走,大部分老师身上打上了深深的考试的烙印,我们关心的不是语文教学问题而是考试的问题,用一个最为贴切的词来概括那就是“应试教育”。董老师发出了“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的感慨,“教学不存在,教研何在呢?”董老师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说到:“语文课不是坐在书桌前就可以学好,写写作业就可以学好的。语文的视野必须突破这间教室,去看广大的社会和生活。”于是又自然引出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生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董老师强调:语文课的教要重视“语言的建构”,是学生自己去生成并会用,语言的学习是提升思维的,思维的发展是依赖于语言的学习的,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就是思维的提升,在此基础上再去谈审美谈文化,对于中学来说把前两点素养抓紧才是我们学科应该抓住的东西。

因此,我们备课时首先一定要静心研读并领会《语文课程标准》,在每课的教学设计上要以课标为依据和准则,真正实现课标对教育教学的价值和意义。其次,用好部编教材,在教材的解读上下功夫,在课堂中积极创设有效情境和探究活动,让语文核心素养扎根到课堂学习中。我们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课文的内容和语文的语言不是两块儿皮儿,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感情是借助精当、精彩、精妙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也只有真正体会到文中语言文字的精湛,体会到它表现的魅力与魔力,感受到它站立在纸上与你交谈,你才会真正触摸到作者思想的深处,感情的深处,跨越时空,与他们进行心灵的交流乃至思想的碰撞。也就是说:“语文课堂教学的钥匙虽然很多但都是系在语言的绳索上的。不论你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人阅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的分析无法代替,集体讨论也无法代替。文本的学习,重在感受、体验,文质兼美的精妙,只有学习主体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课堂不是老师的舞台,也不是学生的舞台,更不是师生的“秀场”,而是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学习时空。课堂的意义在于“将成”,而不是“既成”;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解答”问题,而是“解决”问题。好的课堂就是点燃,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来照亮他们的梦想。我们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勇于挑战自我。

董老师又谈到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六条教学建议,告诉我们这些建议在不断的强调语文学科的独特功能,强调综合性学习情境,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给我们老师很大的学习空间,也告诉大家语文课程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的头脑是否调整到与课程标准同步的节奏,我们是不是认真的思考过标准所提出来的教学的方式及它背后所呈现的理念,这些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于是给出了地方和学校实施本课程的建议:高度重视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组织好教师的专业学习和课程研究活动,要注意帮助语文教师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引导教师研究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了解语言、文字、文化研究的前沿成果,在语文课程实践和研究中提升自身的专业。

那么,我们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获取专业发展呢?我们到底研究什么呢?有什么可研究的呢?董老师就从文本研究、教法研究、课程研究、课题研究、试题研究、作业研究、评价研究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专业发展研究的路径!那又如何怎样进行教学研究呢?董老师又给出了具体的方法指导:要善于发现问题,要经常归纳总结,要参与研究讨论,要撰写研究文章,要参加课题研究,要掌握研究工具。这些方法都是我们可行可用的方法,只要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归纳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天长日久自然会形成自己的一套看法,自己自然也会成长起来。董老师就其讲到了“培基固本之基”那就是:人文底蕴,文化素养,文学素质,语文能力。从这四个方面结合我们教师的自身实际的情况,语重心长的道出了一位领军人物的殷切希望,那就是希望我们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不断的修行提升自己的人文底蕴。我特别赞同董老师所说的人文内涵,“人文是什么?人文是底色,是仁慈是善良,是勤勉,是有志!”接着就谈到了“培基固本之本”那就是:课之本,师之本,生之本。“课之本”就是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的体现。“师之本”就是人文底蕴,文化素养,文学素质,语文能力的修炼。“生之本”就是对学生人文品质的潜移默化,知识的不断积累,语文能力的不断提升。告诫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挖掘资源,形式多样地开展教研活动,教研活动要有针对性,不能搞形势主义,要重视教师的个人研究行为。

在这场精彩的讲座最后,董老师展望了未来。可谓是字字珠玑。他说到:天下有走不通的路,却从来没有一条走不通的奋斗路!我们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不要自我放弃,更不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自我的成就源于自我的认识,认识越高你自我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当你自我越强大,你对抗外部因素的能力就越强。要努力做到“自信圆满”,当你内在的自我达到圆熟的时候你就会发觉你并不依赖周围的东西!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意思就是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也就是真正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庄子还说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大意是不能和井里面生活的青蛙说大海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空间限制自己不了解;不能和生命只有一个季节(夏生夏死)的小虫子说冰是什么样的,因为它受限制于时令而不能理解;不能和乡曲之士(孤陋寡闻的人)谈论“道”,因为他受见识的限制而不能理解。”

董老师意味深长的说到:“我今天之所以讲这些的原因归根结底是让我们老师能认识到自身发展的局限,认识到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大的发展空间的时候,有那么多的精彩的美好的东西,需要我们往前走的时候,认识到自身的责任的时候,我们就不会再为身边自己的一点点得失,环境的干扰就改变了我们的想法,甚至决定了我们的人生方向。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作为一个教师的价值就在讲台上,就在学生上,你站稳了讲台,成就了学生就成就了自身的价值。所以说到,我们每个教师都要努力改变自己,如果每个人前进一小步,那么我们整个新疆的语文教学就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就改变了我们这片广大的地区,改变了这个属于我们的时代!

“现在社会心态浮躁,大家没完没了的忙,难于沉下心来读书做事。但教语文是要有心境的,语文课人文性很强,教师的学养以及人格素养就格外重要。学养,既是教书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精神成长的需要。因此,无论多么忙,最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哪怕是一块不大的“自留地”。现实的需求是有的,但是要保留一份清醒、一点距离,免得被被动地全部卷进去。喜欢读书,有自己某一方面的专业爱好,能多少进入相关领域,有一定的研究,有些发言权,这太重要了。在这种状态中,会有成就感,同时也让自己保持思想活力,还能帮助抵制职业性倦怠”。这是温儒敏教授给我们语文教师的一段建议,我觉得特别适合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在烦躁的大气候中,尽量让自己能心静,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用更多的时间沉下心来用传统的方式读书,重新捡起纸质的书来读。读书可以让你适当超越过量的浮躁的杂乱的信息环境,有定力,有眼光”。我想董老师所讲也定有此意吧!!!

董老师精彩的富有韵味的讲座结束了,但是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探索……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此次盛会,要衷心感谢新疆最美领路人董明实老师给我们青年教师提供的一个肩膀,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真心的向您致敬!!!在教育这条路上,奋斗的目标还在远方,我也会将此次培训的收获作为一种精神的养料,作为一个明确的方向,作为一种前进的动力,时时提醒自己不断前行……(写于2020年10月25日凌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