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極致的人,必是雌雄同體

每個完美的自我,都是雌雄共同體。

雌雄共同體沒有性別之分,他們是心理上極致的融合,

只有融合時發揮作用,才能成爲完整的自我。

最優秀的男女、最偉大的靈魂,必是雌雄同體。


這裏的雌雄同體,指的是心理,而非生理。

指的是一個人既有本性別的鮮明特徵,又巧妙揉進了另一性別的優點。

爲人做事,不是站在單一性別立場,而是兼具雙性性格立場。

最優秀的男女、最偉大的靈魂,必是雌雄同體。


柏拉圖在《會飲篇》中,講了一個古希臘神話故事:

最初的人是球形的,一半是男一半是女,男女背靠背粘合在一起。

球形人體力和智慧超凡,因此常有非分之想,欲與諸神比高低。

宙斯擔心球形人冒犯神靈,便令諸神把其劈成了兩半。

於是少了一半女人滋潤的男人,雖然巍峨如山,鐵骨錚錚中卻缺了一種似水柔情;

而少了一半男人支撐的女人,雖然溫柔嫋娜,情思婉轉中卻缺了一種俠氣英姿。

所以,柏拉圖說:

“人本來是雌雄同體的,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尋找缺失的那一半。”

這缺失的那一半,不止是另一個異性個體,還有另一半異性特質。

最早觀察到人類心理具有雌雄同體現象的,是著名心理學大師榮格。

“在男人偉岸的身軀裏,其實生存着陰柔的女性原型意象。”

榮格把她叫做“阿尼瑪”。

“同樣,在女人嬌柔的靈魂中,也隱藏着剛毅的男性原型意象。”

榮格把他叫做“阿尼姆斯”。

“我們每個人的心靈結構,都被上帝預裝了這樣一套雙系統。”

榮格說。

只是社會文明過分重視性格的一致性,歧視男人身上的女性氣質或女人身上的男性氣質。

這種歧視早在童年時代就已經開始,所謂“假小子”“假妹子”就經常遭到嘲笑。


人們總是希望男孩成爲符合文化傳統的男人,期待女孩成爲符合文化傳統的女人。

“久而久之,人格面具就佔據了上風,壓抑了阿尼瑪和阿尼姆斯。”

榮格說。

於是,便造成了這樣的情況。

在氣質上,女性常偏於柔弱,男性常偏於剛強。

在智力上,女性常偏於感性,男性常偏於理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