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遂:巧妙维稳,化解动乱 | 资治通鉴

龚遂:巧妙维稳,化解动乱 | 资治通鉴

《道德经》:“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一、定性

汉宣帝时期,渤海附近的几个县发生过一场动乱。而这场动乱,是由于发生了饥荒。

饥荒发生之后,出现了大量的盗贼。对此,地方政府无能为力,只能够上书给中央,请求支援。

汉宣帝让大臣们挑选出一个有能力的人,来应对这场动乱。丞相、御史都推荐了原来的昌邑国郎中令龚遂。

此时的龚遂,已经七十多岁,十分年迈,且身材矮小。看到龚遂这个形象,汉宣帝心中没有底。

这场动乱虽然是因为饥荒而起,但是发展的势头猛,就连原来的地方政府都无法压制。选这样一个老人,能够靠得住吗?于是,便召来龚遂,问他该如何应对?

龚遂也是有备而来,他直接对汉宣帝说:“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意思是,渤海距离天子非常远,得到的教化少,因此思想散漫,才会受到鼓动。同时,又受到了天灾,没有粮食储备。最后,是地方官员不懂体恤百姓,压迫百姓。因此才起来造反。

龚遂将百姓比喻为赤子。这是很有门道的话,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将皇帝捧了捧,说如果渤海能够得到天子的教化,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接着,为这场动乱定性。这不是一场针对中央的动乱,而单纯是由于天灾人祸导致的内部矛盾。这样平和的定性,就为了接下来的治理,打下了柔软的底子。如果此时定性为反对中央的叛变,那么治理的手段,将会大大强硬。

赤子,指的是刚刚出生的小孩子。刚出生的小孩子遍体通红,单纯而又干净,因此称之为赤子。将百姓比为赤子,说明百姓的心是单纯的,他们的诉求也是单纯的。老子就曾经这样说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龚遂又问了汉宣帝一句话:“今欲使臣胜之邪,将安之也?”

这句话,意思是,现在要处置这场叛乱,该用什么手段?是强力镇压呢?还是以安抚为主?

汉宣帝说:“之所以要选拔人才去处置,就是希望通过安抚的手段,来和平解决。”安抚,即相当于中央与地方退步,成全百姓的诉求。

汉宣帝早年游历,深知民间的实际情况。同时,他也明白,如果这场动乱不加以处置,难保不会出现第二个陈胜。

龚遂认为,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柔弱胜刚强。”柔弱,并不是指单纯地退让,而是用巧妙的手段,来化解危机。因为“治乱民犹治乱绳”,看上去错综复杂,就像是拆弹一样,一旦着急了,剪错线,炸弹马上就会爆炸。而来自于百姓的力量,深不可测,不可不谨慎。

因此,龚遂的治理理念,就是“以慢为快”。同时,龚遂要求,中央不要用严格的法令来约束他的行为,而是给他一定的灵活性。

通过这一场简短的面试之后,汉宣帝认同了龚遂的主张,下令任命他为渤海太守,前去处置动乱。

二、上任

地方官员一听说有新太守来了,马上召来了军队进行迎接。一方面,是看到了救星到来。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新太守。

龚遂看到这个场景,马上就吩咐军队解散。为什么呢?本来官民的矛盾就已经很深了,看到一个军队护佑的新太守,内心自然会提升警惕。解散军队,由自己一人进城,就是为了让百姓有一个好印象,缓和部分的矛盾,同时也制造了勤勉、亲民的形象。

我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龚遂知道,三把火并不能烧多久。烧火的时候,矛盾可以暂时平息。而一旦火熄灭了,更大的暴动将会到来。于是,颁布了一条新法令,凡是带着锄头、镰刀等农具的,都是百姓,不认定为盗贼。只有那些拿着伤人的兵器,才会认定为盗贼。

这是非常巧妙的做法。有些百姓听到之后,马上把手中的武器给丢掉了,换成农具。这时候,利用百姓的从众心理,更大规模地推广法令,最终使得大量的百姓都丢掉武器,重新捡起农具。虽然农具也可以伤人,但至少不会被官府认定为罪犯。

而一部分人拿着农具,一部分拿着武器,相当于将这群人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暗中激化他们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拉拢更多的人放弃武器,放弃抵抗。这就是毛主席所说的,把朋友弄得多多的。

缓和了大部分的矛盾之后,就要引导百姓从事农业。不然百姓拿着农具,依旧也能够造反。渤海这个地方临海,因此对于农业的重视不够。而农业又是百姓生存的根本。平时注重工商业没有什么,而一旦遭遇灾难,饭都吃不饱,工商业的作用就无法凸显了。

因此,龚遂开仓济民,劝导百姓,种植庄稼,养蚕,种菜,养鸡养猪。同时,让百姓将原先的武器都拿出来,不是上缴地方,而是卖钱换牲畜。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百姓能够吃饱了,自然也不会有人想着要动乱了。就这样,通过巧妙的手段,龚遂成功化解了这场矛盾,避免了严重的后果。

《资治通鉴》:“郡中皆有畜积, 狱讼止息。”

有了吃的东西,百姓不会想着动乱,盗贼也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因此各类案件也逐渐减少。

三、从根本着手

在老子看来,百姓如果连死都不怕,你再怎么强力压制,最终也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同样的,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又何谈安居乐业呢?

龚遂是个很聪明的人,他事先肯定是经过了一番调查。从根本处,找到了矛盾的原因。这个根本,就是吃得饱,穿得暖。

而要想穿得暖,吃得饱,就必须要从农业入手。因为工商业再怎么发达,也没办法像粮食一样填饱肚子。

龚遂曾经说过:“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

就是说,渤海这个地方,风俗习惯奢侈,注重工商业,百姓都不愿意从事农业。不从事农业,意味着没有可靠的粮食保障,遇到了灾难,就会饿死人。饿死人,就会产生叛乱。

因此,他带头节俭,以自身力量,来抗衡原本的风俗习惯。同时,以农业为根本,大力推动农业发展。

农业为什么这么重要?

在《我们的经济政策》一文中,毛主席就曾经大力强调,农业的位置是最重要的。因此,党的一切政策出发点,就是农业。斗地主,分土地,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也就高了,才能够为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我们再看商鞅的变法,也是如此。商鞅的变法,目的就是为了通过战争,实现大规模的扩张。而战争,最为重要的,就是粮食保障。因此,打击利益集团,瓜分他们的土地,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源源不断地生产粮食,就是变法的最根本目的。

甘龙那群人,看不懂商鞅,也看不懂秦孝公。所以,才会一直说古法不可变。

三国时期,不同于董卓、袁绍等人,曹操从一开始,就注重农业。因此,采取了屯田制,将土地分给百姓,大力提升耕作的积极性。当董卓拿着一大堆钱币哈哈大笑,当袁绍的士兵吃着野草充饥的时候,曹操已经实现了粮食供应。

龚遂也是如此。武力镇压能够解决一时矛盾,却无法解决一世的矛盾。因此,他对汉宣帝说,这件事情不能够急于求成,要慢慢来。这句话的深层次含义是,农业发展,是需要时间的。一旦农业发展起来,百姓的最根本需求解决了,他们也就不会想着动乱了。

所以,解决了根本之后,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触类旁通】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残酷的官员出现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公众号:稽圣

微信公众号:jishengwh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