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見的本質》:看看想方設法偷懶的大腦,給我們埋了什麼坑 01 無處不在的偏見 02 偏見與侵略行爲 03 如何減少偏見及其影響 總結

曾看過一部劇情電影,名爲《壁花少年》,“壁花”意指在總是待在人羣邊緣,不太有存在感,彷彿牆上的裝飾一般存在的人。

電影主人翁查理就是這樣一位“壁花少年”,他天性敏感,在人羣中很不起眼。

因爲內向、害羞的性格,小查理的高中生活非常不順利,不斷受到來自同學的排擠和欺負,新學期明明纔剛剛開始,他卻已經不住地計算還有多長時間才能逃離。

所幸的是,後來查理有了交心的朋友,遇到了好的老師,在他們的幫助之下襬脫了不幸的陰影,並於故事的最後,勇敢地去追逐了自己的夢想。

然而在現實之中,卻有一些籠罩在校園欺凌陰影之下的壁花少年們,他們很多人都沒有查理那麼幸運,甚至其中有的人,終其一生都無法走出童年的噩夢。

他們哭喊,卻受到嘲笑和變本加厲的欺負。

他們呼救,卻被老師家長們要求“別淘氣”、“和同學好好相處”。

校園欺凌形式多樣,覆蓋面極廣,根據新加坡作者陳愛花,在校園欺凌應對心理書《阻止欺凌,你可以做到》中提到的數據,因受到欺凌所導致的低自尊學生,甚至會在一個班級中達到四分之一左右,是相當高的比例。

在傳統的觀念裏,普遍認爲“人之初,性本善”,可是爲什麼校園裏那麼多幾歲到十幾歲的孩子,會有欺凌他人的舉動?

這是一個相當難以回答的問題。

在閱讀了社會心理學權威著作《偏見的本質》後,我發現,這一問題的特質和作者奧爾波特的偏見理論高度重合,校園欺凌說是人類社會意識形態的縮影和投射也不爲過。

《偏見的本質》是人格心理學家、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戈登·奧爾波特於1954年創作的偏見理論著作,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人們對於“偏見”已有了相當程度的瞭解,大量的實驗研究不斷地證明了奧爾波特觀點的正確性與普世性。

01 無處不在的偏見

奧爾波特在《偏見的本質》中解釋:

“偏見”的含義是“在尚未知曉、審查並考慮事實時,就倉促做出了不成熟的判斷”,並且伴隨着“喜愛”或“厭惡”的感情色彩。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偏見,大概要屬刻板印象了吧:

溫州人都特會做生意、四川人都很能喫辣、新疆人都擅長歌舞、成都人天天打麻將、廣西人都住竹樓、上海本地人都看不起外地人……

這樣的例子隨便能舉出一大堆,好的壞的都不缺。

偏見帶來的刻板印象容易讓人產生錯誤的判斷。

漫畫家夏達曾經分享過一次她的童年故事:

小時候住大院有她和另一個淘氣的小男孩,有一次夏達不小心打碎了體溫計,爲了“毀屍滅跡”,就把殘骸扔進了院子裏的大魚缸,因爲體溫計有水銀嘛,爺爺的寶貝魚都翻了白肚皮。

然後小男孩的爸爸就在衆多街坊鄰居圍觀之下教訓小男孩,不論男孩怎麼哭叫“不是我乾的!”都沒有用。

夏達也是個有擔當的,立即衝過去表示:“不關他的事,是我乾的!”

不料男孩爸爸更氣了:“臭小子,還讓人小姑娘給你頂缸!”

爲什麼街坊鄰居和男孩爸爸都不相信呢?因爲他們已經有了偏見:小男孩很淘氣,幹壞事的肯定是他!

即使當事人說出事實,也一時無法扭轉。

偏見就是會讓人“把人往壞處想”,或者是“把人往好處想”。

在《偏見的本質》問世之前,心理學界普遍認爲,只有品行不好的人才會有偏見,其他大部分人都是善良、正直、不偏不倚的。

但奧爾波特的研究證明,偏見並非一種個別現象,而是人類認知結構和社會組織形態的必然產物。

那麼校園欺凌和偏見的關係就明朗起來——校園欺凌的直接和間接相關方,都存在着偏見。

也正是基於偏見,大人們在處理校園欺凌這個全世界普遍存在的問題時,反應往往速度慢,效率低,還經常抓不到重點。

“男孩嘛,淘氣點沒事”、“變得不愛說話?女孩就應該文靜點”、“這麼小的孩子哪會拉幫結派啊”……

偏頗的觀點深入人心,讓大人們忽視、甚至否認校園欺凌的存在,孩子被推向孤獨的深淵。

02 偏見與侵略行爲

那麼偏見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原來,偏見是一種大腦偷懶的常態。

人的大腦幾千年來學會的最重要本能,就是節約能量,爲了這個目的,大腦發展出了多種思考模式,“分類”就是其中之一。

分類能夠幫助大腦快速識別對象,但是同時,也會給歸爲同一類的事物,染上同樣的感情色彩。

例如:他成績那麼差,肯定是壞孩子!

雖然實際上成績差和壞孩子並沒有什麼必然聯繫,但是成績差的孩子很明顯無法享受到成績好的孩子所獲得的偏愛,於是他們只能自己摸索對待世界的方式,很多時候,成績差的孩子就會比較有棱角。

於是我們時不時會遇到一些成績不佳的孩子出現一些大人認爲是“壞孩子”纔會有的行爲。

大腦在分類形成的過程中似乎是不做區分的,曾經遇到過“成績差”的“壞”孩子,於是下一次再遇到“成績差”的孩子,大腦就會想都不想就將其歸類到“壞”孩子的範疇。

於是遇到一個成績墊底的孩子,即使人們完全不瞭解他,也容易下意識產生不好的觀感,這就是偏見的產生。

偏見在不同情況下,會有完全不同的具體表現形式。

就校園欺凌來說,欺凌行爲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任何性別的人身上,女孩之間的欺凌通常是言語傷害或孤立、造謠等社會性方法,男孩則更多是身體攻擊,但是也只是比例有所傾斜。

奧爾波特在《偏見的本質》中闡述,某種形式的侵略行爲,實際上是人在面對挫敗感時的本能反應,此時人們攻擊的並不是挫敗感的來源,而是出現在面前的任何人或物品。

從嬰幼兒時期起,人就會在需求不被滿足時,本能地奮力尖叫、哭喊、踢腿、扔東西。

我們通常稱之爲“遷怒”,將不滿發泄在方便的,而非合理的對象上。

在校園欺凌中,孩子們從家庭、他人或社會中獲得挫敗感,其中部分更富有攻擊性、更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就很容易演變爲欺凌者。

欺凌者將憤怒發泄在體格明顯不如自己、性格弱勢的“好欺負”對象身上,用帶有明顯敵意的言語或行爲實施傷害,以受害者的痛苦取樂,這就是校園欺凌的基本邏輯。

03 如何減少偏見及其影響

偏見和人們的其他感受一樣,是會動態變化的。

但是要扭轉偏見往往很不容易。

有多不容易呢?想象一下扭轉別人的“第一印象”的困難程度吧。

我們不是經常會說第一印象很重要嗎,如果用偏見的理論來說,就是:

第一次見面時,對方在腦海裏已經根據第一次見面的感受,快速地給你做了一個分類,這決定了以後用怎樣的態度對待你。

我們都知道,扭轉第一印象不是不可以,只是需要花費相當多的精力。

奧爾波特認爲,想要解決偏見造成的問題,就需要探究和改變偏見產生的深層次原因。

我們不僅要改變自己的行爲和態度,也要改變導致不平等的社會機構和制度。

首先是制定並執行規則

規則應起到這樣的作用:能平衡優劣條件、限制偏見公開表達、減少歧視。

在校園中,老師和家長等權威制定的規則,以及制止欺凌的行爲,就能起到限制偏見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老師、家長會說“管不住”、“不聽話”,沒錯,制止不一定有效,但是不制止肯定會使情況愈演愈烈。

即使對欺凌者收效甚微,但規則能對搖擺的中立者產生震懾作用,對受害者起到鼓勵作用,有益於在長遠意義上改善偏見。

其次是教育

奧爾波特經過大量的實驗,認爲不同羣體在不同情況下,產生偏見的程度是不同的。

在有的領域男性比女性更容易產生偏見,但在另一些領域,情況又可能相反;有時候大城市的人更容易產生偏見,但另一些時候小城市的偏見又會反超。

但是隻有在教育上,無論是任何羣體,受教育水平的提升能伴隨偏見的顯著下降,當然還有前提,是教育本身不帶有偏見。

小學生羣體中經常有取外號、嘲笑體態的問題;一旦到了大學,雖然問題仍然可能存在,但數量和明目張膽程度會顯著下降。

態度的根本扭轉需要的是耐心的教育,需要付出時間、努力和耐心。

最後是接觸與結識

加強友善互動,有助於建立友善關係。

但是必須注意,僅僅是雙方被迫聚在一起,進行表演式的握手言和,這樣形式主義、虛僞刻意的接觸反而會激化矛盾,加深牴觸。

只有在日常有目的性的、現實的接觸,避免虛假刻意、倡導平等社會地位的情況下,接觸和熟人方案才能獲得最大成效。

一起打一場需要配合的比賽、一起勞動、一起進行體育訓練,都會一定的正面效果。

簡而言之,人們之間的聯繫越是深入和真誠,效果越顯著。

不得不說,現如今網絡發達,各路媒體爲了博取眼球傾向於誇大事實,強調矛盾,製造衝突效果,長期處於這樣的輿論環境之中的,不利於人與人之間消弭偏見,減少隔閡。

總結

奧爾波特的《偏見的本質》不僅僅是偏見心理領域的必讀經典著作,同時也是認識自我和社會羣體的指南書,雖然這本書寫成於上個世紀,但是對現在的我們來說,依然相當有指導意義,能提醒我們發現偏見、分辨偏見,以及應對偏見,如果你對相關知識感興趣,推薦閱讀。

The End

我是聶梓吟,分享原創書評,歡迎與我多多交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