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究竟要教什么 ——听青教课有感

我们究竟要教什么

——听青教课有感

最近一段连续听青年教师的课。对于刚上讲台的老师来说,课堂是他们专业成长的最好平台。或许大家都知道“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了, 但是听完课后我一直在想:课堂上我们究竟要教什么呢?                               

其中两个青年教师上同课异构《搭船的鸟》。这是三年级的第一个习作单元,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留心观察”。两节课,两个老师虽然在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略有不同,但是基本内容是一样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2.  品读描写翠鸟色彩的段落;

3.  出示公鸡图片,口头表达练习;

4.    品读描写动作的段落。出示图片、视频观察练说。

从以上教学内容看出,两位老师都找到了文本的重点,即描写色彩和动作的段落,也能补充形象的视频、图片资源,让学生观察并进行口头表达练习。

但是透过这节课,我们也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还是有欠缺之处的,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教师不能深度解读教材,不能跳出教材本身看教学,教学设计站位过低,导致课堂讲解过于细碎,没有凸显习作单元的教学重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设计不利于学生对习作的整体把握。

在单元教学说明里有几点说得很清楚:

1.本单元的精读课文不同于常规单元,是专门指向习作的,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观察的细致”带来的好处或收获,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观察。习作例文更不能当精读课文或略读课文教。

2.要将单元各部分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进行教学。在教学本单元之初,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个单元只有一个学习任务,即写一篇习作。

3.要提前安排好观察活动,为习作积累素材。要明确可观察的对象,为学生提供可观察的人、事、景、物的例子。

那么以上几点该如何在课堂中实现呢?个人感觉老师首先应该从题目入手教会学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所在,也就是题眼。或许有的老师会说:审题是作文教学的事,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读写是不分家的,更何况这是习作单元。从《搭船的鸟》我们就可知道本文是写“鸟”的,那么就应该归属“写小动物”一类的作文。那么写小动物作文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呢?无外乎外形、动作、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的相处等。这样从大的框架上给学生一种清晰的认识:描写小动物的作文的基本写法,这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这样处理过教材之后,那么本单元的另一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的教学就有了着落。同理,《金色的草地》一文也是写物的,那么写静物的文章要写什么呢?当老师们讲清楚了这个问题,《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自然也就明了其写法了。

还有一位老师讲《大自然的声音》,我们同样可以从审题入手:这篇文章要写的是声音。对于大自然中有那些声音,每种声音有什么特点,相信学生读过文章之后马上就明白了。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想:这样的文本我们要交给学生什么呢?是不是应该让学生明确知道组着是怎样把这些声音通过文字再现给我们的。这是候,老师们不妨可以出示《鼎湖山听泉》《荷塘月色》《秋声赋》等描写声音的文章片段,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是通过描摹、联想与想象、恰当运用拟声词等方式把声音变成文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集合。作为语文课,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使用语言和文字,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要想到,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我们要交给学生的不是这个文本的内容,而是文本本身所蕴含的语言和文字的使用方法、技巧,让学生学习、感悟,并达到熟练运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语文教学的性质就是“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跳出教材看教材,是值得我们每个老师思考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