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峯禱修毗盧閣

靈耀寺的佛光已經消失一甲子。於我們這代人而言,靈耀寺就像一個傳說。但在耄耋老人的口述中,靈耀寺的存在卻是那般清晰。明萬曆壬子《龍游縣志》諸寺觀中,將靈耀寺列爲第一名寺。

靈耀寺原名靈光寺,始建於晉義熙年間,已有1600年的歷史,是古太末境內歷史最悠久的寺院。宋紹聖年間,靈光寺易名爲靈耀寺,靈耀亦作“靈曜”,謂天,或日月的意思,寺名氣勢磅礴。

靈耀寺地處龍游縣城中心。兩舊志記載,靈耀寺建在姑蔑故宮舊址上,相傳春秋時姑蔑子分封於此。一般的寺廟裏所供伽藍神是完全漢版的伽藍神關羽,但靈耀寺所供伽藍神是姑蔑子遺像,服飾是進賢冠。《後漢書·輿服志下》:“進賢冠,古緇布冠也,文儒者之服也。”

在老人記憶中,站至二樓仍要仰視其像,伽藍神身披長風,頭束幘巾。這類進賢冠服飾風格至少出現在南北朝以前,常見於兩漢。說明靈耀寺所供伽藍神符合晉代建寺時的早期特徵。

宋時鄭得彝《靈耀寺》有詩讚曰:

法門照寂本來同,話斷無生妙亦通。

境幻靈光西竺國,夢空姑蔑大槐宮。

市雲朝暮鐘聲外,牆月高低塔影中。

琴鶴翁曾遺舊隱,百年凜凜尚清風。

古詩印證了靈耀寺建在姑蔑故宮址上。

清乾隆餘作沛《重建毗盧閣記》記載:“邑之西北百餘步。古剎曰靈耀寺,廣袤約百畝。”靈耀寺的具體位置:以縣治中心爲基點,向西北邁出百餘步,邊界分別是太平路以北,義和巷以西,文化路以南,包括現義商銀行、橋下小學範圍等,原雞鳴書院、三官堂舊址等均在靈耀寺範圍內。從面積約百畝計,西邊界址直抵新華路,這個面積應該包含寺院所屬的部分僧田。寺廟的收入除了信衆佈施外,還有僧田的租金。

自古以來,靈耀寺殿宇巍峨,規制宏博,禪和雲集,檀信皈心,香火之盛,稱龍丘第一山。然,至宋、明及清,代有興廢,屢圮屢修。歷次重修中主要有明天順間知縣王瓚、萬曆間知縣萬廷謙、清康熙間知縣盧燦、乾隆間縣人翁登發等。

靈耀寺最後一次重修於光緒戊戌春,重修者爲住持孤峯。

孤峯上人,俗名嚴耆孫,字英仲,法名開霽,歙縣人。鹹同間,曾輔佐衢州嚴總兵饒廷選幕,保至知縣。初署餘杭知縣,卻因楊乃武案被劾。復出後署桐廬知縣,又遇災年虧欠,卸任時累計虧空數千金,仕運實在不佳。

孤峯後棄家至普陀山法雨寺削髮爲僧。他在《丁酉歌》中記載了出家的過程:“光緒甲申,渡海登普陀,謁大士,猛思出世,銳志學佛。尋師髠短髮,俗慮一齊蠲。有時翻貝業,暇則理冰弦。飢餐紅粒飯(普陀產皆紅米),渴飲白雲泉。野衲蹤無定,任運且隨緣。”丁亥年,孤峯應東甌諸紳之請,主席仙岩聖壽寺,修建殿宇。庚寅年,仍返普陀。或住西湖西,湖水清且漣,逍遙自在。

光緒丁酉二十三年,龍游鳳梧書院主講葉元祺、湖鎮汪榮封請舍利寺住持振機出面,從西冷邀孤峯上人來龍游。孤峯到龍游後,張芬等諸紳請他主持靈耀寺。此時的靈耀寺,因鹹同之亂,正殿起火,山門及兩廊寮舍、官廳、方丈均坍圮成爲廢墟,唯有毗盧閣僅存五楹。然因蝕於蟻蛀,也危危可及。

光緒戊戌二十四年春天,毗盧閣西大梁突然斷裂,孤峯奔走相告。龍游知縣張炤帶頭捐助俸廉,其他官吏也紛紛慷慨解饢,百姓更是爭先恐後。重修毗盧閣大事由孤峯主持,工匠很快就選好大木,但因久旱靈山江干涸出不了山,衆人心急如焚,唯孤峯穩如泰山。

次日清晨,晴如往日,孤峯率衆僧在山門禱於佛天,燃三柱香,半個時辰後,邑南天色忽變,即大雨,靈山江溪水暴漲。工人速運木料,待十餘筏木運到城後,雨旋止,靈山江又幹涸如故,衆人皆稱奇。

重修後的毗盧閣高五十尺,相當於現在的六層樓;中空,衛以雕欄,四周窗牖玲瓏,蘭宮桂殿,飛閣流丹,檐牙高啄,楹柱粗可合抱。遠眺溪山,俯瞰城闕,陰晴雪月,美景無窮。

靈耀寺坐北朝南,有五開間三進二庭院及東西兩側邊屋各十五間。頭進山門,正中供奉着彌勒佛,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像,背面供奉韋馱天尊像。彌勒佛坦胸露肚咧嘴,正臨太平街,過往行人常喜上前一拜,以博彌勒佛開懷一笑。

中進爲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舉辦佛事活動的場所,殿內正中央供奉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及十八羅漢,整座大殿開闊疏朗,古色古香。

後進爲毗盧閣。毗盧閣供的是毗盧遮那佛,高十餘米,全身貼金,體態偉岸,燦耀可鑑。按中國佛教天台宗的說法,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盧舍那佛是報身佛,釋迦牟尼佛是應身佛。“毗盧遮那”有“光明遍照,遍一切處”的意思,就是指佛的光明普照萬方。南方寺院極少有毗廬閣,只有早期等級較高的寺廟才供毗盧遮那佛法身佛。

孤峯擅詩,性高雅,著有《西方樂四十八詠》《孤峯剩稿》4卷。《孤峯剩稿》卷四中就記載有靈耀寺毗盧閣的兩幅楹聯:

證得理事無礙,體用全彰,者便是華藏莊嚴世界;

離卻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方纔見毗盧清靜法身。

嘆凡夫顛倒愚癡,無端兩眼生花,誤認那世界身心,以爲實有;

唯我佛慈悲喜捨,不惜五乘識法,要度盡卵胎溼化,齊悟真空。

毗盧閣修成後,孤峯在《毗盧閣修成書聯誌慶》中道:

歷周秦漢六朝以來,宮遺姑蔑,剎建靈光,俯仰數千年,幾經烽火摧殘,幸餘寶閣空中立;

當江閩浙三衢之地,施倡宰官,金輸善士,莊嚴剛半載,喜得登臨憑眺,奚啻毗盧頂上行。

毗盧閣的東側是經堂,堂內有釋迦牟尼像,罩在二米多高的玻璃框內。另有小門通往“淡泊明志”室,是方丈的住處。室內恬適整潔,外人不得隨意出入。旁有小園,有株古桂花樹,濃蔭繁茂,幽靜高雅。知縣及以上官員出巡途經龍游時,大多借寓於此。

然世事無常,民國二年,孤峯圓寂於靈曜寺。孤峯與靈耀寺之緣,正如其詩所曰:

我本雲遊一散人,隨緣到處便棲身。

者番拋得西湖去,莫是龍游有夙因。

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

2020年12月2日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