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遺珠隱仙岩——瀫州及其屬縣的短暫記憶

歷史上,瀫州曾與衢州作爲州治同時誕生,但瀫州猶如流星,在三衢大地閃亮劃過,留下可考證的遺蹟或史料並不多。

《舊唐書·地理志》記載:“武德四年,平李子通置越州總管府,管越、嵊、姚、鄞、浙、綢、衢、瀫、麗、嚴、婺十一州。”“武德四年,置衢州。信安屬焉。又分信安置須江、定陽二縣,屬衢州。又置太末、白石二縣,於太末縣置瀫州。太末、白石隸焉。”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衢州,轄信安、須江、定陽三縣。而同時又置瀫州,轄太末、白石二縣。三衢大地,瀫州與衢州兩州並列。

《舊唐書·地理志》又載:“七年,陷賊。八年,廢衢州、瀫州及須江、定陽、太末、白石四縣,入信安。信安還屬婺州。貞觀八年,分金華、信安二縣置龍邱縣。屬婺州。”

在武德初期,中國境內曾有十四個不同的政權。武德七年(624年)之亂,指的是輔公祏起義軍,當時,衢州、瀫州均爲輔公祏所陷。到了武德八年(625年),輔公祏起義失敗,在平定輔公祏之後,當時唐朝廷進行了全國的行政機構大調整,廢衢州、瀫州建置,撤須江、定陽、太末、白石四縣併入信安,信安隸屬婺州。之後又陸續恢復龍丘、衢州、須江、定陽,析置盈川、開化,玉山等。而瀫州再也沒有復置,從此淡出歷史長河。

瀫州之“瀫”,衆多史料中存在“瀫、濲、榖、縠”不同的寫法,瀫、濲、榖、縠,音、義雖不同,但在歷史文獻中,縠與瀫常相通。


明萬曆萬壽堂刊《一統志》記載:“唐初復置太末縣置縠州,尋俱廢;貞觀中復置龍丘縣屬衢州,五代唐改龍游,宋改盈川縣,紹興初複名龍游。”

從“復置太末縣置縠州”知,州治應在太末縣境內。而《大清一統志》更有明確的記載:“瀫州城,在縣五里瀫波巖下。”

明萬曆萬壽堂刊《一統志》對瀫州、瀫溪的描述,用的便是“縠”的寫法:“在龍游縣北五里,漢志大末縣有縠水,唐置縠州以此。宋汪佖有詩‘波紋端與縠紋同,正倚闌於想像中,更被輕舠橫截去,斜陽染出半江紅。’”縠水即瀫水,瀫的基本釋義是指浙江省之衢江。瀫州之名,則以瀫水而來。並且,若按大明《一統志》記載中的理解,瀫溪或瀫水應爲衢江龍游段的專屬用名。


瀫波巖,又名簸箕巖,現位於小南海鎮翠光巖村億洋工具廠宿舍樓下,臨衢江。瀫波巖下有瀫波巖洞,巖上有瀫波亭。宋呂防《瀫波亭》,詩曰:

王孫餘巧力,銀漢亦經營。

地軸卷不盡,風棱織不成。


瀫波巖前有一大片開闊地,自古以來,“翠巖春雨”乃龍游十景之一。那麼,瀫波巖與瀫州城有什麼關聯?或者瀫波巖下還藏有什麼祕密?只待以後有新的考古發現。

而唐武德年間,瀫州刺史又是誰?

關於瀫州刺史,新舊唐書均無記載。慶幸的是2009年11月,在洛陽市紅山鄉出土了唐洛州刺史賈敦賾墓誌。其墓誌講述了賈敦賾先世、歷官以及其夫人清河房氏等相關情況。其中記載其曾任瀫州刺史的文字。《賈敦賾墓誌銘》:“大唐故使持節洛州諸軍事洛州刺史護軍賈君墓誌銘並序:公諱敦賾,字景遠,曹州冤句人也。……以平輔祏之勳,遷授使持節瀫州諸軍事、瀫州刺史,又歷常、唐二州刺史。”由此可見,賈敦賾是因鎮壓輔公祏有功而遷任瀫州刺史。

《舊唐書·地理志》載有“七年,陷賊”,賈敦賾以平輔祏之勳而遷授使持節瀫州諸軍事、瀫州刺史,可見其爲武德七年(624年)後遷至瀫州任上。那麼,唐武德四年至七年間,在賈敦賾之前,瀫州或還有另一位刺史。

瀫州置太末、白石二縣。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制分天下爲三十六郡,始立太末縣,開啓龍游建縣歷史,地屬會稽。《水經注》記載:“太末是越之西鄙,姑蔑之地也,秦以爲縣。”太末故城在今龍游縣城西。當時整個金衢盆地設了兩個縣,除太末縣,另一個爲烏傷縣。太末縣的管轄範圍與姑蔑時期基本一致,包括現今整個衢州及遂昌、湯溪、江西玉山等地。史學界認爲,太末立縣一般以始皇二十五年爲始,直至唐武德八年(625年)廢太末,跨度有847年。而置瀫州時的太末縣,其轄地遠小於前期。


而白石縣,從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至武德八年(625年)廢,僅僅存在四年,這與瀫州的置廢是一致的。明萬曆萬壽堂刊《一統志》卷四十三“山川”條目,共收錄龍游名山九座。其中有白石山:“在龍游縣南四十五里,山有圓石,寬二十餘丈,其色純白,故名。唐嘗以此山名縣。”可見,白石縣以龍游縣南白石山爲名,在明代《一統志》中是有記載的。

兩舊志中載有南宋學官王介的《白石山》詩,詩曰:

天地鑿開混沌國,鬼神剜搜驪龍窟。

不知發祕是何年,欲扣山靈無處得。

遐想先生未仙時,此地絕無車馬跡。

窮幽山水有高人,踏破巖勞蠟屐。

我來一見快平生,不覺涼風生兩腋。

乘鸞歸雲夢魂消,白雲依舊埋蒼石。

明萬曆《龍游縣志》古蹟中也有關於白石縣的描述:“唐白石縣址在龍南三十五里白石山麓”。

明代方應祥在《白石山記》中道:“元卿雲:‘此地名白石,唐故邑治也。’餘謂又何以名靈山,或以此山之石皆玉質故,又更琳以美其稱乎?姑志以俟考焉。”可見,明及以前,“白石縣治在白石山”之說已盛傳。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浙江五》於龍游縣條載:“白石廢縣,在縣南”。康熙《衢州府志》載:“白石山在縣南四十里。後漢方士趙炳叱之,石因半折。唐初以此山名縣,至今有知縣坂、城堭墩之名。”《大清一統志·衢州府》載:“白石廢縣,在龍游南三十五里白石山麓。”

白石縣治在龍游縣南四十里,有白石山,旁有知縣坂、城隍墩之名。白石令爲王羣。

關於白石縣縣治,今世還有章戴白石、云溪西壠之說,但這種爭論並非建立在新的史料或考古發現基礎上,信史價值不高。

較與姑蔑,瀫州及其屬縣這段歷史,只是曇花一現,但有一段歷史可以追溯總是美妙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