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这三个要素不能少

宋代大理学家周敦颐,在《通书·文辞》里写道:“文所以载道也。”

用现代的话来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

大理学家这么说,一定有它的道理。

以我们现在的经验和阅读量来说,不论文章长短,真正能打动你的,肯定它是故事的内涵、思想的高度和凝练的观点。

我们读过不少文章,篇幅不短,文字华丽,但通篇读下来,却感觉内容空无一物,像被发涨的泡沫一样。

或者在开篇时,信息满满,行文过程中却一直在讲大道理,让人看了味同嚼蜡。

那如何做到既言之有物,又生气勃勃呢?

在跟随peter老师学习后,我认为这三个要素不可缺少。


一,观点


三国时期,魏国曹丕在《典论·论文》里写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文章为什么这么重要,能上升到国家大业的层面?

当然是因为,文章中表达出来的观点,和它观点带来的普遍共鸣性。

初唐四杰之首————骆宾王,曾作过一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讨武曌檄》。

这篇文章言辞犀利,观点鲜明,气势磅礴,一篇檄文几乎搅动了整个唐王朝,一时间天下风起云涌,大有推翻武氏天下的气象。

《资治通鉴》记载,檄文传到武则天手上,她看时先是脸色阴沉眉头紧锁,越到后面,越惊叹,最后不禁拍案叫绝,甚至责备宰相为什么这么好的人才没被重用。

道家有言:“言出法随!”

每一句话都是你的观点,我们延伸到写文章,每一个字都是你的观点。

观点不鲜明,就像人说胡话一样,不止没人关注,还让人生厌!


二,血肉


观点如骨架,内容如血肉,没有观点的文章像一滩烂肉,没有血肉的文章就像一架骷髅。

我们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医生,都想看丰满鲜活生命,不会喜欢对着一躯骷髅来回欣赏。

我们是这样,那我们的读者也是如此。

《战国策》里有名篇,后世单独将它另立章节,命名为《触龙说赵太后》。


说的是战国时期(公元前265年),秦国攻打赵国,被连连攻破三座城池,危急万分时赵国便往东往齐国求救。齐国回复说:“必须让长安君来做人质才行,否则不出兵。”

长安君是赵王的弟弟,是实际掌权者赵太后的小儿子。

赵太后心疼儿子,怕长安君到了齐国受委屈甚至是有生命危险,便死活不同意人质方案。

大臣们竭力劝谏,怎么也说不通,最后太后被说怒了,对大臣们说:“谁再说这个事,我要吐他一脸吐沫!”

这时和太后年龄相仿的老臣触龙前来晋见太后,一番话让太后恍然醒悟,同意了交出长安君做人质。

全文翻成白话,如下图

为了说服太后同意长安君做人质,触龙找了三个论据:

1、你我都没几天活头了,要为子孙多打算了。

2、父母都爱儿女,为儿女长远考虑才是真爱。

3、历史上无功的王候都败亡得快,有功绩的才能久远。

贵为太后,也同样是母亲,有着一样的慈爱。

要是只说观点,就算再对,她也只会吐你一脸吐沫。

将观点填入血肉中,不说教,不讲大道理,层层包裹,由浅入深,由外到里,层层环扣,最后总结升华,达成观点一致。

说话是这样,写文章也同样如此.


三,案例


传说李白小时淘气,总爱逃学,直到听了一位磨铁棒老奶奶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时突然幡然醒悟,立志求学。

这番话道理浅显,但要是换成家长、教书先生来讲,就好像强迫小李白看一副骷髅,虽然是好意,却绝对无法喜欢。

而老奶奶配合着正在做的事情,自然而然的说出富含哲理的话,反而小李白醒悟过来。

文章也是如此,字字珠玑不一定有人愿意看,一则浅显的小故事或者案例,却能激发更大的阅读热情。



写文章是一个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影响他人的过程。

我们都是起点不高的写作者,但都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们相信,只要写,就在一直行走在前进的路上,只要琢磨,就一直飞奔在提升的路上,只要不停的打破自己就一直在进化的路上。

写好文章是个长期的进化过程,希望实践和分享的三个要素能帮助到大家。


一头大雁飞翔能上枝头,一群大雁能飞翔能穿越季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