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先生古诗词课读书笔记之十七

建安诗(下)

从魏晋到南北朝齐梁之间,中国诗歌经历了一个在艺术上从自发走向自觉的阶段,这个阶段事实上是从曹植开始的。

曹植是一个才子类型的诗人,这类诗人大都纯情善感,缺乏自我反省与节制的能力,因此,诗歌风格往往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明显的变化。

槽植这一生没有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因此他戚戚寡欢,抑郁而死,死的时候才41岁。

曹植的诗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早期意气风发,多姿多彩,;中期初受压抑,激愤不平;晚期则多用象喻的方法书写心中郁闷。

白马篇


[ 魏晋 ]  曹植

báimǎshìjīnjī

白马饰金羁,

liánpiānxīběichí

连翩西北驰。

jièwènshuíjiāzǐ

借问谁家子,

yōubìngyóuxiáér

幽并游侠儿。

shàoxiǎoqùxiāngyì

少小去乡邑,

yángshēngshāmòchuí

扬声沙漠垂。

sùxībǐngliánggōng

宿昔秉良弓,

hùshǐhécēncī

楛矢何参差。

kòngxiánpòzuǒdì

控弦破左的,

yòufācuīyuèzhī

右发摧月支。

yǎngshǒujiēfēináo

仰手接飞猱,

fǔshēnsànmǎtí

俯身散马蹄。

jiǎojiéguòhóuyuán

狡捷过猴猿,

yǒngpiāoruòbàochī

勇剽若豹螭。

biānchéngduōjǐngjí

边城多警急,

lǔqíshuòqiānyí

虏骑数迁移。

yǔxícóngběilái

羽檄从北来,

lìmǎdēnggāodī

厉马登高堤。

chángqūdǎoxiōngnú

长驱蹈匈奴,

zuǒgùlíngxiānbēi

左顾凌鲜卑。

qìshēnfēngrènduān

弃身锋刃端,

xìngmìngānkěhuái

性命安可怀?

fùmǔqiěbúgù

父母且不顾,

héyánzǐyǔqī

何言子与妻!

míngbiānzhuàngshìjí

名编壮士籍,

bùdézhōnggùsī

不得中顾私。

juānqūfùguónàn

捐躯赴国难,

shìsǐhūrúguī

视死忽如归!

这首诗除了才情与辞藻之外还表现出一种气势,也就是中国传统诗论所经常提到的气。说到诗歌中的气,那是精神作用,表现于外而产生的一种能够使人心发感动的力量。

气,是指人在精神品德上的一种修养,当你在精神品德的修养上达到了一定境界的时候,你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充满了自信的勇气。

曹植年少多才,受到父亲宠爱,热衷于功名事业,对前途充满信心,所以他早期的诗也都带着很强的气势,白马篇就是一首代表作品。

但我们这样解释曹植的气,毕竟还是有些抽象,他在诗歌里究竟是怎样表现出来,怎样使我们感受到的呢?

这就涉及《文心雕龙》所说的骨了,骨指诗歌的内容情意,以及它的章法、句法、口吻和语法结构等等,无形的气就是依靠这些比较起来更为具体的东西,表达出来的。

曹植这首白马篇描写了一个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幽并游侠少年,作者在描写少年的身手与意志时,使用了很多骈偶的句子。

曹植说这个幽并少年向左一拉弓就射中左边的箭靶,向右一拉弓就射中右边的箭靶,向上一伸手就抓住正在飞跃的猿猴,向下一俯身就使马跑得飞快。他这样说,就不仅仅是对偶,而是一种对举了。凡对举都有包容的意思,就是说对举的须是两个相反的极端,或者是一南一北,或者是一上一下,或者是一朝一夕,两者之间可包容一个极大的空间,于是其中就形成一种张力,从而形成了气势。

他还说,他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对父母,妻子也无所顾忌,只要能够为国家建立功业,他可以把死亡看得像回家那么容易。这些话的口吻慷慨激昂,充满热情和自信,因而给人以气势充足的感觉。

平心而论,白马篇并没有很复杂的内容,或者很深刻的感情,它的好处就在于气势,这气势产生了强烈的感发力量,使读者从幽并少年豪迈的身影中看到了作者早年意气发扬的精神状态。

小记:

忽然发现古时候的教育很奇怪,就是要男的去建功立业,完全不顾及个人的性格爱好,以及他能够做的事情。总是让那些有才气的人拼了小命地去争当领导者。

然而性格决定命运。

想要当好一个统治者,需要多方面的才能。例如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有强大的沟通能力,要富有牺牲精神,凡事做到以身作则,敢为天下先。这个人要做到“无我”,“忘我”,才能拥有“事业”。

然而有才华的人都是比较有“自我”的。他们把心思和才华都用在关注自我,关注景物的美丽,关注如何把诗词写好,关注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水平,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要了浅斟低唱,就得放弃浮躁功名。

世事难两全,性格决定命运。

是诗人就当好诗人,是领导就当好领导,各做各的一份事去。这世界就太平,无事。古代那些文人诗人都觉得自己怀才不遇,郁郁而终。归根到底就是封建教育思想出了问题。

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上战场去杀敌,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当好一个优秀的诗人。当诗人能够安心的写诗,不再去纠结功名利禄,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更纯美一些。就像《小王子》里的世界,回归人的纯粹本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