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人分心?如何面對他的“東張西望”?

我在舊文《兩性世界裏,你是否依然純潔?》中說過:一個有正常社交又身心健康的人,一輩子只對一個人動心的概率微乎其微。文中,我也從生物遺傳學角度入手分析過這個現象。

無論你是否願意接受,事實上,一個人就算處於確定的一對一兩性關係裏,不等於從此就對其他異性失去了感知能力。

而我們對待這個客觀事實的態度,往往取決於我們自己的立場。

如果我們是利益受損者,就傾向於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對之加以批判,就好像自己從不會偷偷對其他異性產生“非分之想”。

如果我們自己就是那個“分心”的人,則會四處收集那些能幫我們“脫罪”的說法,以減輕自己的愧疚,或者拿去跟別人宣告自己的無辜。

這都是人最直接的反應,無可指責。但請不要雙標,不要嚴於律人寬以待己,只准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發現愛人有點兒小心思就怒不可遏,自己卻到處撩騷。

既然是你自己都可以“犯的小錯”,爲什麼到了別人身上就上升爲道德污點了呢?

我在舊文中曾說過:“真愛一個人,是成就他,而不是佔有。” 但我想,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大多數人達不到這個境界。那麼,就算我們無法成就他,無法眼睜睜看着他沉浸在與我們無關的幸福裏,起碼,我們可以做到理解他。

理解,是接納的起點,更是原諒的前提條件。所以我更喜歡“諒解”這個詞,是理解並原諒,真正理解了,也就談不上什麼原諒,因爲在我們心裏,那並不是什麼錯,就算是錯,換了自己一樣會犯。

說了這麼多,希望讀者不會誤解,我並不是在宣揚出軌劈腿不忠背叛這些都沒錯、都是應該被接受的。我只是試圖從人性的角度來分析,讓受害者不再以受害者自居,如此才能真正走出痛苦。

那麼,道理上已經懂了,可現實世界裏,臣妾做不到啊!怎麼辦?

在介紹方法之前,做兩點提醒:

第一,要明確:就算愛人對新人產生了興趣,也不代表你們之間的感情就一定出問題了。

遇到愛人出軌就先反省自己,很多時候是對的,但並不絕對,反省併成長是必要的,但絕不能爲此而喪失了自信和客觀的認知。

第二,嘗試用超脫的心態面對兩性情感問題:能入戲也能齣戲。

站在前世今生來世的更高視角,這一生爲人,只是我們的靈魂經歷的一場而已,每一場人生,都有需要跨越的課題,一個一個課題都通過了,我們的靈性才能提升,我們的靈魂才能進入更高維的世界,最終修煉達到圓滿解脫的境界,不同修法不同宗教對這個境界的描述不同,視緣分而定。

既然如此,我們真的可以把這場人生想象爲一場大戲。能入戲也能齣戲。

能入戲,是說我們要真誠。能齣戲,是說我們通透的心態。

回到現實世界,如果伴侶對別人產生了興趣,該如何面對呢?

曾經看過一本書,叫《關於愛與性的一切,你全錯了》(Everything You Know About Love And Sex Is Wrong),作者是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學教授佩珀·舒瓦茨Pepper Schwartz。在書中,她給出了三點建議:

1、留意它、接受它。

讓這種事變成“兩口子的事兒”。大美人從身邊走過?和伴侶一起欣賞和評價。把這人當成兩人的共同幻想對象。

2、給伴侶更多自由,讓他不必被迫在你和潛在的浪漫之間作出抉擇。

要允許調情,別總把對方栓得死死的。給這種情感多一點自由空間,當然是在公共場合。事先說好,最多隻能調情。

3、讓伴侶知道,你也不是從此不再多看別人一眼的人。

你們都是活生生的健康的有性慾的人,你們給了對方信任和承諾,從而讓關係更加深刻。但這不表示你就不再對別人產生興趣。讓伴侶知道,你的愛是真摯的,但這份愛是需要持續的珍視和爭取的。他們因此會意識到,家裏這個人也是需要花點心思才能留住的。

總之,能入戲也能齣戲,這是中年之後我面對一切問題時都會提醒自己的一句話。應用到情感問題上,就是我非常喜歡的另一句,在此送給大家:

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辭而別!

(海邊小妹:關注內在成長與兩性情感,結緣佛道易醫,多領域內容原創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