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改革者的悲惨下场 | 资治通鉴

京房:改革者的悲惨下场 | 资治通鉴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讲到了京房劝说汉元帝要提防石显,但是汉元帝并不为之所动。

而京房要推进自己的人才制度考核,势必没有办法绕开石显。那么,京房会如何做,他的改革又会遭遇什么困难?我们继续往下看。

一、角逐

公元前三七年,京房说服了汉元帝,进行人才改革。而汉元帝本身,也认为有改革人才选拔制度的必要。于是,就让京房推荐他的学生中,熟悉考核制度,有从政经验的人,准备进行试点。

京房推荐了任良、姚平,并建议让他们去地方当刺史,在地方进行试点。但是,他要求本人留在中央,将他们的政绩资料,亲自转给汉元帝,避免消息途径被他人阻塞。

我们可以看到,京房是留有一手的。一个领导,最怕的就是信息阻塞,信息隔离,甚至是信息篡改。京房信任他的学生,但是他不信任替他传递信息的人。以前的信息传递,不像现在,发个消息就可以了。而是要经过层层传递。而作为消息的传递者,又错综复杂,各种变数非常大。

特别是在中央,整个权柄都控制在石显的手中,石显将信息转达给汉元帝的时候,添油加醋,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任良、姚平在地方的政绩很好,但是在消息传递的过程中,被人为地篡改,那么传到中央,就很可能变成政绩十分差,改革试点效果不理想,那么京房的改革,就会流产。

于是,京房认为自己应该要坐镇,并亲自将改革成果汇报给汉元帝,让汉元帝能够真切地知道改革成果。

但是,石显也不傻,他和朋党五鹿充宗看到京房跟汉元帝走得近,又想着进行改革,早把京房当成死敌,因此想要让京房远离中央,远离汉元帝。于是,他们便向汉元帝进谏,让京房亲自去当刺史。汉元帝听从建议,让京房去魏郡(河北省临漳县)当刺史。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这时候是非常关键的权力角逐,权力争斗。京房要想改革成果,必须要坐镇中枢。而石显要想改革失败,必须让京房远离中枢。双方的斗争,实际上已经摆到台面上了。

京房无法抗拒,只求汉元帝,让他年终的时候,亲自向汉元帝汇报试点的结果。汉元帝同意。同时,还运用他的易学知识,测算出己卯、庚辰之间,也就是六月十八日、十九日之间,一定会有权贵离间他与汉元帝的关系,希望汉元帝注意。

这里也很关键。京房知道汉元帝迷信天文异象,就通过这些来打动汉元帝。但是,他低估了石显的能力。

二、失败

但是,京房还没有出发,汉元帝便下令,撤销京房年终觐见汉元帝的承诺。此时的京房,已经深知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了。

后来,石显指控京房将自己与汉元帝的会面内容写下来,并交给岳父看。而他的岳父,又涉及另外一件贪污案,与诸侯王刘钦有勾结。汉元帝看到石显的指控后,便将京房与岳父张博下狱,同时在街市上斩首。妻子还被放逐到边疆,好友御史大夫郑弘也被变为平民。

京房是熟读《易经》,并且能够精准预测的人。最后,却因为大力推进改革,死于权斗之中。京房有未卜先知的功底,最后却少算了汉元帝这个极大的、不稳定的变量,反被权力吞噬,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京房也是个有能力的人,他预料到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多次上书汉元帝,希望他能够注意他人的诽谤、离间。而汉元帝终究抵不过石显的鼓动,从信任到失望,再到愤怒,他都没有给京房解释的机会,而是直接安排处斩。

我们再来看京房的改革历程。京房没有任何权力的根基,却要推进一项触及到他人利益的改革,难度与危险可想而知。在巨大的权力面前,京房的易经幌子,显得十分脆弱。就像在绝对力量面前,一切招式都是徒劳的。

就像吴起在楚国的改革,随着楚悼王这根最大支柱的倒下,最后也被改革反噬,成为改革的祭品。

我们再来看石显。

石显之所以能够被汉元帝看重,是因为他的背景干净,熟悉国家运转程序,同时没有多余的朋党。后来,石显担任中书令,并逐渐发展为政治寡头。

三、衰落

大家要注意,中书令这个职务,非常关键。早在汉武帝时期,这个职务就开始设置。

我们知道,汉武帝前期的汉朝,基本上是沿袭了秦朝的制度。但是,在汉武帝继位之后,他发现了这个制度,表面上修生养息,暗地里却是波涛汹涌。

当初,他想要兴办儒学,推动各方面改革。但是,窦太后主张无为,便开始对汉武帝进行牵制。为了避免得罪窦太后,汉武帝罢免了窦婴、田蚡,因为他们都崇尚儒家学说。

可以看到,虽然他为皇帝,但是实际的权力,并不完全控制在他的手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进行制度的改革。

手机大家都用过,一个手机系统,如果里面安装了乱七八糟的软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广告弹出来,甚至还会有病毒窃取信息。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重装系统。但是,重装系统是一件非常巨大的工程,装完之后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设置,安装各种各样的软件,非常麻烦。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如此。汉朝替代秦朝,就相当于是一次系统重装。刘邦没有办法一下子复原原来的系统环境,只能说将就着用吧。

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个系统显然又变得有些问题,汉武帝又不能够重装系统,那怎么办呢?只能够安装一些辅助的软件,如杀毒软件,优化软件。

为了解决宰相权力过大的问题,宰相制度由丞相贬为三公。同时,设置内朝,凌驾于丞相为首的外朝。并通过架空外朝,将权力掌握在内朝和尚书台。

丞相制度,就是说只有丞相才能够当宰相。宰,主宰。相,相礼,辅佐之意。 并且,所有的丞相都是列侯,均是大功臣或者后裔。

汉武帝打破这种界限,任用公孙弘为丞相。公孙弘则是出身贫寒,除了汉武帝之外,没有任何政治靠山。公孙弘这样的人,地位低,一旦被提拔,必定死心塌地跟着汉武帝。

就好比手机里面的一个软件,越来越大,占用的内存越来越多,这时候,就把这个软件,分成不同的小软件。要用的时候,打开对应的小软件就好,没有必要把整个大软件都打开。

回到汉元帝时期。此时的石显,虽然为中书令,但实际权力,却极大膨胀,甚至超过了丞相。因为,所有进入皇帝耳目的事情,都必须要经过石显转达。这也造成了我们在上文讲到的消息变形。

《汉书·匡衡传》:“初,元帝时,中书令石显用事,自前相韦玄成及衡皆畏显,不敢失其意。”

本来是想着通过中书令,来瓜分、平衡各方权力,没想到中书令一家做大,直接吞噬了其他各个职务的权力。

从石显的角度来看,他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力,就必须要安排自己的亲信进入朝廷。而京房的改革目的,也是为了稍微地打破一下石显的权力垄断。

京房如同一个手机的优化软件,但是在面对强大的病毒,显得非常无力。刚安装进去了,马上就被病毒给破坏了。而病毒则扮猪吃老虎,跟手机的主人说,这个所谓的优化软件,才是一个病毒,已经帮你给杀掉了。

自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西汉这套操作系统,已经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病毒,衰落了,没办法救了。那怎么办?也只有重装系统了。

【通鉴原文】

上令房上弟子晓知考功、课吏事者,欲试用之。房上“中郎任良、姚平,愿以为刺史,试考功法;臣得通籍殿中,为奏事,以防壅塞。”石显、五鹿充宗皆疾房,欲远之,建言,宜试以房为郡守。帝于是以房为魏郡太守,得以考功法治郡。

房自请:“岁竟,乘传奏事。”天子许焉。房自知数以论议为大臣所非,与石显等有隙,不欲远离左右,乃上封事曰:“臣出之后,恐为用事所蔽,身死而功不成,故愿岁尽乘传奏事,蒙哀见许。乃辛已,蒙气复乘卦,太阳侵色,此上大夫覆阳而上意疑也。己卯、庚辰之间,必有欲隔绝臣,令不得乘传奏事者。”

【触类旁通】

京房:与领导沟通,真的是太难了

【欢迎关注】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公众号:稽圣

ID:jishengwh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