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走很慢,一羣人走很快

原以爲30天很長,可當真正與一羣志同道合的書友沉浸於閱讀與輸出後,卻發現30天其實可以很短。

原以爲哲思類的書籍,會讓我打瞌睡到甚至放棄,卻沒想到因爲與一羣人一起走,我真正做到了從一而終。如果是我一個人讀,我可能會一直徘徊在原點。

第一本書:《洞見》

我收穫到的是看問題的視角——是事實本身還是人們對事情的解讀?是事物的表象還是事物本質及底層邏輯?

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本書裏的一個心理學實驗:

實驗人員在被試的臉上畫刀疤,要求這些被試帶着刀疤上街,並寫下見到的每一個人的感受。

這些被試在臨出門上街前,化妝師攔住了被試並告知要對刀疤進行更逼真的修飾,而實際上是化妝師把刀疤清洗乾淨,讓被試們以本來面目上街並寫下感受(被試一直以爲刀疤還在臉上)。

實驗的結果是:被試們寫下了以爲刀疤還在臉上的各種誇張感受。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事實?還是帶着先入爲主的偏見與情緒加工過後的事實?

恰巧,在看這個實驗的同一天,我參加了部門的管理會議。一位主管因爲偏見,拒絕跨部門合作,故步自封,追求個人英雄主義,從而導致部門業績下滑的窘況。

我在會議上分享了這個實驗,告訴團隊成員情緒決策的危害,會議反響空前熱烈,原來大家都喜歡聽故事,喜歡深入淺出的道理,而不是冷冰冰的說教。

第二本書:《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我學到了一個新的決策模型 —— 控制三分法,它拓寬了我原來控制二分法的認知。

這個控制三分法是 ——

把面對的每個問題分成三個範疇:

能完全控制的

一點也不能控制的

能控制一些但又不能完全控制的

當我把每個問題抽絲剝繭,按以上三個範疇篩選過濾後,我發現,我可以更好地分配我的注意力,提高決策效率,降低情緒決策率。

第三本書:《我們內心的衝突》

剛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總會不自覺地“跳戲”,原因是我抗拒“患者”這個身份,我覺得我沒有神經症,我認爲與我無關。

可是越往後讀,越感覺我就是“患者”,因爲我們帶着沒有解決的衝突,不斷開始新的一天,不斷不斷地向前,而這個過程,問題疊着問題,日子疊着日子,失望交織希望,幻滅交織着絕望,在我們的生命中輪番上演。

如果我選擇外化這些衝突,那麼我在等待被救贖,我無法主動掌控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選擇正視這些衝突,勇敢承擔起解決這些衝突的責任,那麼我就是在主動打破舊有的我並且同時在塑造新的自我。

就如同這次30天共讀,我承諾從一而終,我必須讓結果與承諾一致,那麼我就得解決影響這個結果的衝突。解決了,我實現了一致性,收穫身心的平衡;如果沒有解決,那麼我就活在衝突之中。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書友們,是你們的陪伴,讓我啃下了這些晦澀的大部頭,我收穫了智慧,淡定與平衡,也是你們的陪伴,讓我實現了承諾必達,領悟知行合一的可貴。

特別要謝謝隊長藍莓,是你如指路明燈般的督促與陪伴,讓我不敢輕言放棄,最終實現了從一而終。

感謝這次共讀,讓我領悟:一個人走可能會很慢,但一羣人走,會走得很快,很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