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有這三種跡象時,你應該多讀書了

在生活中,你是否會感到莫名其妙的焦慮,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會感到不踏實,時刻緊張,容易煩躁不安,易怒,甚至覺得好像有禍事降臨這些表現。

當你有這些表現時,就意味着你已經產生了諸如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而人之所以有這些消極情緒,是因爲對未來感到迷茫及對現實的挫敗感。

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經濟和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雖然很多人被淘汰了,但高素質、高學歷的人都沒有被淘汰。因此,過度焦慮並不能改變任何問題。只有戰勝這些消極情緒,去勇敢地做讓你焦慮的事情,只有行動纔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正如楊絳先生曾說:“你的問題是想得太多,書讀得太少。”


1、很久未和朋友聊天

常言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裏的“朋友”是指那些能真正影響你的朋友,比如可以教你一技之長或能對你產生積極影響的朋友。

這裏我想先提一個問題:做人該不該趁人爲難時發財?

可能有的人會直接說:發危難財的人,都是心術不正的人,去撈取本該不屬於自己的好處。

其實,我想說這要看你從什麼角度去看這個問題,如果你是一個做生意的人,或者讀過經濟學,你可能就不這麼認爲了。

如果你在沙漠旅途中沒有水,我有一瓶水賣給你1萬元,你會說我是在救你的命,還是在發財。

如果沙漠中有足夠的人,我賣你一瓶水1萬元之後,我會想方設法再去批發1萬瓶水回來。當其他商人看到賣水有利可圖時,也會集資從外地調水到這裏銷售。這樣用不了幾天,當地的水供給就會增多,水的價格自然就會下降,直到一個合理的價格。

如果僅僅依靠公益的力量,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在短時間之內實現供給平衡,但是商人可以用商業的力量幫助更多的人。

聽了這個道理,你是否會覺得,原來所有事情的背後,並不像我們想當然的那麼簡單,世界的背後都有一套基本的邏輯在運轉。

所以說,每次和能對你有啓示或幫助的朋友聊天,就是在閱讀一本書,或是生活的感悟,或是人生經驗的交流。那麼,在交流的過程中,你就可以產生一次次思想碰撞,繼而打開你的視野,提升你的格局,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


2、工作常年按部就班

工如果你的工作有超過兩年沒有任何變動和改動,很可能是你的能力已經完全匹配了你的工作。

但請不要高興或自滿,因爲這也意味着你已經很久沒有成長了,更意味着你被職場淘汰的風險更高了。

羅振宇曾說過:“學習什麼技能都會過時,唯有保持學習能力方能立於不敗之地。”

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在業界很資深的HR說,她剛剛解僱了公司裏最好的銷售人員。

原因是,老闆希望公司業績表現最好的小a能帶團隊次,培養隊伍,但她每次以工作忙而拒絕。

其實,從個人角度來講,我理解小a不喜歡帶隊原因,但從公司的角度看,無論一個人的銷售能力有多強,業務量也有限,肯定無法滿足公司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

同時,她不能爲公司培養一團隊,不能爲公司做出更多貢獻,這樣的員工,其實並沒有在職場成長。雖然她現在有很強的業務能力,但她的表現很快就會停滯不前,被勤奮學習的年輕後輩超越。與其省下培訓她的成本,不如去培養公司的其他後輩。從公司層面來看,這是效率最高的。

如果你一年四季的工作按部就班,停止了學習的腳步,那麼有一天,你會被時代的波浪拋得遠遠的,就不會有任何殘留。

正如馬雲的一句名言:“時代拋棄你之前,連聲招呼都不打”。


3、很久未出去走走

經常旅行的人,會潛移默化的改變一個人的氣質,讓人的眼光變得更長遠。在旅途中,你會看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習慣,你纔可以瞭解到,並不是每個人都在按照你的生活方式生活。這樣,人的心胸纔會變得更寬廣。

晉惠帝時期,有一年發生了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可喫。他們不得不挖草根,食觀音土,因此許多人餓死了。

這一消息很快被上報給皇宮,晉惠帝坐在高座上,聽了大臣的奏報後,大惑不解。“善良”的晉惠帝很想爲他的子民做點事情。

經過苦思冥想後,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說:“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

當你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時,是否也會和我一樣嘲笑晉惠帝的無知和奢侈呢。但是如果你再仔細閱讀之後,你就會明白我們何嘗不是晉惠帝呢。

我們總是會被我們生活的世界所受限,認爲這個世界都是如此。然而,這個世界上仍有一些地區在發生戰爭、糧食短缺、災難頻繁。

一個人,若是太久沒有出去走一走,四維就會固話,會把眼前的世界當作整個世界,繼而接受不了新事物的存在。而旅行可以幫助我們突破狹窄的世界,瞭解更美好的世界。


好了,就寫到這裏吧,若是你不知道你將來要做什麼,不妨多讀書。書中所有的問題都有答案,只是你現在還沒有讀足夠的書,來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漁樵耕讀看生活

追夢路上,讓靈魂發光,寫接地氣有溫度的文字,願給更多的人帶來正能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