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壞掉的男孩如何逆襲成爲大腦教練?這些方法你也需要知道!

一個曾經因爲意外而摔壞大腦的小男孩,被醫生判了“死刑”,認爲這個孩子的大腦受損嚴重,很難再有建樹。

你覺得這個孩子的結局會是怎樣的?他會就此接受醫生和大家的判斷,認爲自己是個腦子壞掉的孩子,還是在不接受這不公的命運,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打破所有的限制和桎梏,讓自己能夠像正常人一樣讀書學習,甚至比正常人成績還要突出?

這個小男孩就是《無限可能》這本書的作者吉姆·奎克。

他在上幼兒園時,因爲一次意外,頭撞到了鐵質暖氣片上,受傷非常嚴重,醫生也明確說他的大腦受損情況可能比想象的要嚴重。

受傷後的吉姆·奎克,像變了一個人,以前活潑好動,受傷後彷彿與世隔絕,在學習上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難。他無法集中注意力,在閱讀和理解力方面也表現的很差。

在學校裏孩子們欺負他,連老師都對他無可奈何,有時候甚至因爲教了很多次以後,吉姆·奎克還是學不會而說他是腦子壞掉的孩子。這樣的舉動和言語都深深的讓小吉姆·奎克認爲,自己就是一個腦子壞掉的孩子,再也無法有什麼大的發展。

但是事情的結局並不如我們料想的那樣,從此吉姆·奎克成了一無是處的人,相反,他不但在讀書方面做的非常好,自己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還把自己研究出的一套學習方法,傳授給了更多的人,讓更多遇到了學習方面問題的人就此解脫,走上了高效學習,無限可能的道路。

吉姆·奎克把他經過25年研究和實踐出來的一整套方法,都彙集到了《無限可能》這本書裏。

吉姆·奎克認爲,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我們總是在生活中,被別人或者是自己貼上各種標籤以後,從此就生活在標籤下,不去想如何突破自己,實現更大可能的躍遷。

這些都是預設上限,我們一直被這些預設的上限牽着鼻子走。但是,這些預設的上限,並不是我們的極限,那是我們需要克服的障礙、擺脫的束縛。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突破極限,擺脫束縛,一起打開無限可能的模式。


《無限可能》從三個方面來指導我們開啓自己無限可能的模式:思維模式、內在動力、方式方法。

思維模式(解決“是什麼”的問題):包括我們是誰、世界如何運轉、我們有能力做什麼、我們應該得到什麼和我們可以做到什麼等內容,是我們所持的根深蒂固的信念、態度和假設。

內在動力(解決“爲什麼”的問題):我們採取行動需要具備的意志、以特定方式行事所需要的精力。

方式方法(解決“怎麼辦”的問題):完成某件事的具體過程,特別是有序的、有邏輯的、系統的、有指導性的方法。

這三方面重合的部分,就是我們無限可能的境界所在。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達到無限可能的境界?接下來我們從這三方面,一個個的來詳細的闡述一下。


01 打破充滿限制的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是我們對自己、周圍世界抱有的信念、假設和態度的總和,幾乎所有事情都是從我們的思維模式出發的。

而我們思維模式的形成過程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你的家庭、你的經歷,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都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模式的形成。

家庭中,如果父母給予你的更多的是鼓勵,那麼你會更自信,相反,如果對你的否定更多,我想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都會懷疑自己能不能做好。這就是你的思維模式。

如果把一頭小象綁在木樁上,它想擺脫這根木樁,但是它尚且年幼,沒有足夠的力氣擺脫木樁的束縛,最後它徹底放棄了,從思想上認爲自己是擺脫不了這根木樁的,努力也是徒勞。它的思維方式就這樣形成了,這在心理學上叫習得性無助。

我們在生活中經歷了太多的失敗挫折以後,就會形成這種限制性信念,而這樣的限制性信息正是我們到達無限可能境界的大敵。

如何打破我們的限制性信念,培養出更加積極的接近無限可能境界的思維模式呢?

三個步驟就能做到!

第一步,找到你的限制性信念。

從現在開始,你要留意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會對自己說“我不行”“我做不到”,不管是多麼細碎微小的事情,你打擊、質疑了自己,你以爲對你的生活沒有影響,實際上卻是你對你整個人生的整體判斷。

找到了限制性信念後,你還要找出它的起因。只有我們找到了這些限制性信念的來源,纔可以更好的掙脫他們的束縛,更客觀的看待自己。

第二步,直面事實。

當我們面臨某一項任務時,內心總會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聲音說:“省省吧,再怎麼努力,你也做不好。”還有另一個微弱的聲音說:“我可以做好。”

正是這樣的對話,讓我們不能專心,分散了我們的注意力,最後也許正如第一個小人的“預言”,我們失敗了。

但是真的是因爲我們能力不夠,準備的不好嗎?不是!是不夠專注,沒有一心一意去做,才讓我們走向失敗。而這樣的失敗又一次增加了你的限制性思維的束縛。

但是,這不是事實。

你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你真的做不好這件事,即使這一次做不好,難道下一次我還是做不好嗎?這是一個僞命題。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面對現實,不要被心裏兩個小人的爭吵擾亂了心神。所以我們必須修煉着讓內心的限制性信念閉嘴,不再發聲。這點做的越好,我們越能集中注意力去做事,越能得到好的結果,越能給自己正面的事實驗證。

在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你就是不擅長某項任務的時候,不要被限制性思維左右,客觀的面對現實,讓限制性思維的聲音閉嘴。

第三步,創造新信念。

如果你發現你的某個信念總是會在關鍵時刻讓你表現欠佳,但是也沒有因此而出現災難性的後果。那麼你可以認真的想想,你成功的次數,是不是遠遠多於你跌跌撞撞失敗的次數呢。

如果是,那麼你的新信念就可以是:沒有人在緊張的時候可以保證百分百成功。

還有一種比較有想象力的方法,幫助我們擺脫限制性信念。那就是把你腦海中的這個限制性信念想象成一個無比醜陋、不討喜的傢伙,沒當你想到這個傢伙,就覺得它不是一個好東西,想自動屏蔽它。

這樣限制性信念就會越來越少的出現在我們腦海裏了。

02 創造強大的、可持續的動力

我們經常會覺得毫無動力,不知道自己爲什麼做某件事。

實際上這是自我催眠而已,動力不是固定不變的,我們可以控制它。它也不是一覺醒來就存在或消失的,它是一個過程,一種策略,我們可以遵循正確的方法不斷的創造我們的內在動力。

而創造它的公式是:內在動力=目的✖️精力✖️S3(小而簡單的步驟)。

我們的生活目的是什麼呢?只有我們找到了自己的生活目的,纔會知道自己想成爲什麼樣的人,過什麼樣的生活,以及爲什麼要這麼做。

所以目的是內在動力的第一要素。怎麼做才能找到你的目的呢?

生活中多問自己爲什麼,去尋找讓自己熱愛的事物,做與自己的價值觀相匹配的事情。

這裏爲你推薦一個方法,去發現你的目的,就是利用痛苦激發自己發現目的,利用內心的期待獎勵自己發現目的。

如果你不能實現某件事情,你必將面對的損失是什麼?如果你做到了,會是什麼樣的結局,令你感到興奮或者幸福?

把你的想法寫下來,你會發現一些端倪。

內在動力第二個要素是精力。

精神和身體的活力是助推你行動的燃料,所以我嗎必須做好精力管理,讓我們的大腦儘可能多的時間保持在活躍的狀態下。

《無限可能》給我們提供了10條建議,讓我們的大腦保持無限能量。

這10條建議就是爲大腦提供良好的飲食、給大腦提供所需的營養物質、鍛鍊身體、殺死負性自動思維、保持乾淨的環境、找到積極的同伴、保護大腦、學習新內容、做好壓力管理、睡個好覺。

這10條建議對於我們保持大腦的活力非常有幫助,而且操作簡單,可以馬上就操作起來。

內在動力的第三個要素是S3small simple step),也就是小而簡單的步驟。

爲了更接近目標,我們可以採取最微小的行動,這些微小的行動只需要花費極少的努力或者精力,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把這些微小的行動固化成我們的習慣。

好的行爲會帶來好的結果,而好的習慣會帶來好的行爲。

培養新習慣,《無限可能》爲我們提供了WIN法則。

W(want,想要):確保你想要養成這個習慣。

I (innate,內在):你想要養成的這個習慣要與你的內在能力相符。也就是你想養成的習慣是你擅長或者你可以做好的事情,更容易成功。

N(now,現在):培養新習慣從現在開始,爲自己創建各種暗示,比如在手機上設置備忘錄、在辦公室放置一些提醒,讓自己記得留出時間來完成計劃。


03 學習如何學習

你還記得上學時的死記硬背和填鴨式教學嗎,對我來說那簡直是噩夢。

這樣的學習方式雖然讓我順利的考試過關升級,卻把我對學習的熱情消磨殆盡。那時候我最討厭背誦政治和歷史,一串串年曆表,一遍遍重複,背完忘,忘了繼續背,所以在文理分班的時候堅決不報文科班。

老師不止一次的跟我們說,學習要講究方法,可是方法是什麼樣的,卻沒有跟我們說。

還好,我沒有放棄學習這件事,終於在《無限可能》裏找到了學習的7個簡單習慣,可以幫助我們更輕鬆的學習。

習慣1:主動回憶。

主動回憶是一個主動檢查自己對學習過的內容的記憶效果的過程,有利於我們對所學內容形成長期記憶。

要做到主動回憶,需要做到以下三步:

複習正在學習的材料。

然後合上書本會偶爾關閉講座視頻,寫下或者背誦剛剛複習的內容。

現在,再看一遍材料。你記住了多少。

習慣2:間隔重複。

顧名思義,就是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復習,並且把注意力放在沒有記住的信息上,這樣你就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大腦能力。

如果複習的時間間隔幾乎相等,這樣的間隔重複是最有效的。比如,你可以連續4天每天早上覆習一次,晚飯前複習一次,然後再去學習其他材料,學習效果會非常好。這個方法可以與主動回憶結合使用,每次複習完後,主動回憶自己記住了多少內容。

習慣3:管理你的狀態。

無論什麼時候,你的狀態決定了最終的成敗。你的狀態越積極,思維越活躍,你在學習的時候產生的效果就越好。

學習的姿勢可以影響你的思維狀態,所以在學習的時候,我們要端正地坐好,彷彿你即將學習的東西可以改變你的一生。

習慣4:利用你的嗅覺。

研究表明,嗅覺更能激發人類的情緒和記憶。所以有時候你聞到一個味道,會想起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我們可以把嗅覺觸發記憶也應用到我們的學習中。

比如在學習的環境裏放置一些提神醒腦的香薰,或者在手腕處塗抹淡淡香味的香水。

習慣5:爲大腦播放音樂

大量研究表明,音樂與學習聯繫緊密,音樂爲我們營造了可以提升學習能力的環境。尤其是八廓克風格的音樂,作用更爲明顯。

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可以播放一些巴洛克風格的音樂,來提高學習能力。

習慣6:用你的整個大腦去傾聽。

普通人聽的時間幾乎是說的時間的兩倍,但是我們大多數時候會忽略通過聽來學習。

我們不會聽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們沒有把全部的腦力用在聽上。

回想一下,你在聽課或者聽演講的時候,是不是經常思緒亂飛,時而觀察旁邊的人,時而走神去想別的事情了,思緒回來的時候,已經過去很久了。

《無限可能》的作者吉姆奎克,自己設計了一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用整個大腦去傾聽:HEAR。

H(halt,停止):停止環顧四周和思緒亂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說話的人身上。聽,不僅僅是關注對方的話語,聲調、肢體語言、面部表情都可以加深你的理解,提供更多的信息。

E(empathy,共情):試着理解演講者觀點的來龍去脈,體會爲什麼他們能圍繞主題提出諸多見地,試着讓自己從他們的角度去感受。

A(anticipate,預期):帶着期待感參與到聽的體驗中。如果你對聽的內容充滿熱情,你就更有可能理解演講的內容。

R(review,回顧):演講結束後,仔細思考演講內容,用自己的話複述,想象你自己正在把這些內容傳授給他人。

習慣7:注意做筆記

做筆記本來是對我們學習幫助非常大的一種學習方法,但是我們總感覺筆記效率不高,而放棄了這個方法。

我們經常會陷入爲了記筆記而記筆記的誤區,總想把聽到的每一個字都記下來,有時候因爲要記筆記,反而忽略了聽的內容。

那我們要怎麼才能避免這些誤區呢?從四個方面去考慮,就可以不斷提升自己做筆記的能力了。

首先,明確做筆記的目的。學習知識和考前準備的筆記,必然不同。學習知識,要把知識點羅列清楚,而考前筆記需要記錄考試重點。明確做筆記的目的,就可以幫助我們區分重要信息和無關信息。

其次,用積極主動的方式做筆記。在聽的時候,你要意圖清晰並且準確的記錄自己所需的內容,便於隨後回憶。

再次,使用自己的語言做筆記。把聽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語言再記錄下來,這已經是處理信息的過程了,會幫助你提升學習效果。

最後,確保你真的在聽。意思就是你聽到的內容是爲了隨後使用,而不僅僅是爲了做記錄,真正理解別人說了什麼,這很重要。

這7個習慣,我們可以先從中選擇1-2個來培養,當你把7個習慣都融入自己的生活的時候,那麼你的學習力一定非常棒!



吉姆·奎克從一個腦子壞掉的小孩,逆襲成了世界級別的腦力開發師,這就是《無限可能》最有利的證明。

作爲普通人的我們,跟着這本書一起,突破極限,擺脫束縛,去攀登自己無限可能的境界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