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疑考:捆绑双手跪坐在老虎面前的人,他们会是谁?

到成都金沙遗址去,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琳琅满目的玉器、陶器、或者象牙,而是19号祭祀区遗址出土的12座石人像。

这些石人像无一例外都是男性,高21.72厘米,宽4.92厘米,距今3200年至2900年,属于商晚期到春秋早期的石器文物。

他们全都双腿跪坐,双手被绳索反绑,不仅全身赤裸,还面目狰狞。他们的眼睛用朱砂彩绘的形式勾画出来,显得特别惊恐悲愤。

他们有的与石蛇摆放在一起,有的置于玉璋之上,有的旁边还伴存着石璧、铜器、陶器等,而最不解的其中一个,是和石虎一起出土,石人的摆放刻意跪于虎口前,表情痛苦,就像随时要被撕碎吞没一样,或许是同于物种间天生的血脉压制,石人的状态,也多少让人代入到远古那深深的恐惧感和野蛮中。

在博物馆的解说里,只说这是一个未解之谜。因此,学界也出现了不同的解读,那么,这到底是王者担当?还是流传于殷商周等封建统治下的人牲祭呢?

有学者通过石人头顶像书一样翻开的发式和背后的发辫,判断是贵族才会拥有的发型。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古人两膝着地伸直腰股为跪,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后跟为坐,这是中国古老的一种礼仪习俗。在殷商时期,跪坐成为崇尚鬼神的商朝统治层的起居法,并演习成一种供奉祖先、祭祀神天,以及招待宾客的礼貌。”

因此,鉴于出土的石跪人像采用了商周时期,中原地区表现上层贵族人物的跪坐姿态,推测它们并非奴隶或战俘身份。

可是在不远处的三星堆遗址,同样出土的青铜跪坐人像,考古人员判断他们是古蜀国身份卑微的仆役,因为他们身上穿着短衣和“犊鼻裤”,这是由史料记载的仆役形象。在中原殷墟遗址也发掘了跪坐玉像,这些人像衣衫完整,气质高贵,一看就是王者身份,同样的人像,都有明显的身份特征,但金沙遗址出土的石像却是赤裸身体的,和其它地区都不一样。

上古时期,人们因为缺乏对科学和自然的深入了解,碰到不好的事情,多相信于天地鬼神惩罚之说,于是,总认为只要虔诚地和鬼神沟通,就能免灾消难,祈福好运。

在商周时期,非常信奉于占卜、祭祀等,一如史书所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商代王室盛行用龟甲占卜决定行为方式,占卜的结果用文字刻画在龟甲上。商汤几番祈雨不得,求巫祝占卜磕问天意,卜辞显示“不雨,是天遣”。

商汤先用牛羊猪等牲畜作为牺牲,架在木柴上焚烧作为上供,但历经五年,旱灾依然没有缓解,商汤只好再次请人卜卦,卜辞显现说:要用“人牲”祭天才行。

所谓用“人牲”祭天,就是以干柴焚烧活人上供天神。

于是,商汤王在亳都城外的桑林祈祷说:“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于一人。无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伤民之命”

商汤王为了显示诚意,自剪头发,摩手,愿意充当牺牲品,以此来祈福上帝。民众很高兴,就在要点火时,大雨来了,虽然从今天看,这雨和商汤关系不大,但这巧合却让他在民众心中树立了更加崇高的形象,满满王者担当。那么,金沙遗址的石跪人像也真的就是贵族们显示的王者担当吗?

在金沙遗址同样出土了19块龟甲,这些龟甲有的是乌龟腹甲,也有完整一些的龟壳,有的形体相当巨大,为殷墟发现所不及。每块龟甲都有一些刻意烧灼成的小孔,孔形与殷墟出土的有字甲骨相似。显然这些龟甲也是占卜用过的,虽然在卜甲上没有发现文字刻画,但人们并不怀疑这些龟甲的重要性。

通过考古发掘,人祭现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4500~6400年,最兴盛的时代便是商周时期,而最严重的就是殷商。

人祭包括殉葬和人牲祭,这是两种不同的祭祀方式,一个是拿活人去陪葬死人,一个是拿奴役或者战俘像牲畜一样去祭天地神灵。

金沙出土的各种玉器和青铜器,以及人像等都说明,古蜀和中原文化一直有深厚的渊源,或者战争征伐,或者经贸交流,开明时期,蜀国已经是西南的政治和文化经济中心。

在建国初期,郭沫若根据殷墟一墓的殉葬者多至三四百人,提出殷商为奴隶制社会的议题,在经过半个世纪的诸多学者辩证,多数都认可殷商时期是奴隶制社会,人殉人祭用的都是奴隶或者战俘更多。

而金沙遗址出土的赤膊石跪人像,和三星堆出土的古蜀青铜像等并不相同,也不符合古蜀氐羌族人的传统特征,所以,这里的石跪人像,是王者担当的可能性反而小了,是抓获的异族战俘或者是犯人的可能性更大。

而置于虎口面前,反而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动物惩罚,或者是通过动物的屠戮,来完成人牲祭的仪式,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的。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动物惩罚,最出名的就是五马分尸,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吉尔吉斯人、匈奴人、蒙古人也把他们的囚犯拴在马尾上处死。

而最具凌辱性的莫过于用狗来行刑,这在历史上全世界广为流传,在中东、日本、非洲,甚至在欧洲都存在。就算近代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将抵抗者投喂狼狗的残暴行为众所周知。

而用老虎或者其它猛兽来作为刑罚工具的,在世界历史上都有出现。

马达加斯加皇后拉娜瓦罗娜一世以残暴闻名,被称之为“女尼禄”,她特别钟情于蜥蜴类的动物,直至1861年去世为止,她每年都要处死上万人,而其中大多数囚犯都是奉命在满是鳄鱼的河中游泳而亡。

古罗马曾盛行一种被称作“勒索死”的刑罚,这是一种溺刑,但是在溺死之前,罗马人将犯人连同一只猴子、一只公鸡、一只狗、一只猫以及一条蛇一道放入皮袋,再将袋口用线缝好。当然,之所以选择这些动物,那都是有着严格的象征意义的,然而关键还是在于要让这些动物在犯人身上留下深深的伤痕。

而古罗马曾经拥有过世界最多的食肉动物,而电影《角斗士》就是以奴隶制动物历史为背景,公元80年,罗马斗兽场竣工的时候,古罗马的统治者组织了3000名奴隶,让他们与5000头猛兽进行决斗,这种残忍的表演整整延续了近100天,直到奴隶与猛兽之间互相残杀,同归于尽。

在金沙遗址出土一只被拆解的老虎,虎身、虎尾、虎牙和10件立体圆雕石虎。而石跪人像前的石虎大张方口,肌肉遒劲,眼睛、耳部和嘴部都涂有鲜明的朱砂,出土时,正对着跪坐石人像的胸部。

在上古时期,人类对自然充满敬畏,在原始信仰上,巫师把鸟、蛇、龟、虎、鹿等动物看成同样能和神灵交流的使者,把石人像和石虎放一起,更多是为了完成祭祀中的一个传统的象征意义。

但这也折射出,在早期的野蛮祭祀制度中,或真的出现了拿犯人或者战俘侍虎的悲惨场景,或才会有古蜀开明时期的这些象征遗影。

不管石跪人像和石虎组合是偶然巧合因素放在一起,或者是有某种未知的特殊涵义,期待在未来的发掘中,能有更充分的证据认证。

通过殷墟大型人殉墓葬也可以看出,古蜀时期的华夏,和全世界的其他奴隶制国家一样,被奴役的人民生命是多么的卑贱,要得到仁慈对待,还需要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发展。

从石跪人像推测,古蜀成都平原最少在商早期同样盛行过人祭或人牲祭制度,只是到了商末,金沙蜀民用石跪人像去代替活人祭祀神灵,也代表了社会已经进入了较为先进的发展阶段,但人殉制度却一直延续到清朝,才算真正意义上终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