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剛:六十年來“紅學”發展的過程中,還有個極大的弱點


這是唐德剛80年代的論點,不過又過去了40年,已經2020年了,以作家身份論紅樓夢的還有張愛玲,她寫了個《紅樓夢魘》,她是極力反對高鶚續寫的紅樓夢的,她認爲高鶚糟蹋了紅樓夢,而另一個作家白先勇則相反。他認爲高鶚簡直做了千秋大好事,成全了紅樓夢,他續得是大大的好。

同一件事,大家的感覺和理解竟然是千差萬別的,有點意思。

(以下爲唐德剛的論點)

再者,六十年來“紅學”發展的過程中,還有個極大的弱點,那便是搞“紅學”的人——自胡、蔡、陳、錢到俞平伯、周汝昌、夏志清、潘重規、余英時……他們都是“批評家”、“考據家”、“哲學家”、“思想家”,卻很少“作家”;所以“紅學家”們多半不知“作家的甘苦”,和作家們從靈感、幻想、經驗等到構思、佈局、創作、增刪等等的艱苦歷程。所以他們每每爲“文章自己的好”這一不知不覺的潛意識所支配,而亂下雌黃。胡適之、周汝昌都犯這個毛病。周汝昌在書中那種與高鶚簡直不共戴天的心理,便是最明顯的例子。

“紅學界”裏有豐富創作經驗的唯魯迅與林語堂二人。可惜他二人都不願用情哥哥尋根究底的考據憨勁,但是他二人卻代表“紅學”裏的作家派,他們的話是有其獨到之處的。林語堂先生認爲“後四十回”不是高鶚的“續作”,而是高氏對曹雪芹原有殘稿的“補寫”。這一論斷,是十分正確的!

總之,對“紅學”的考證和批評,自胡老師開其先河之後,到今天還是個無底洞,下一切結論都爲時尚早。但願海禁大開之後,將來會有更多的傑作出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