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與村上春樹: 用生命的長度打敗對手

最近讀書比較勤,只要沒工作就看書,深深體會到讀書的辛苦,讀書真是一個體力活。

昨天大概在桌前坐了10個小時,感覺大腦有點榆木疙瘩,體力透支,連健身房都不想去了。

首先是眼睛有點受不了,早上起來眼睛乾澀不適,要一段時間才能正常起來。由於工作的原因,我是用眼大戶,可以說是靠用眼來喫飯的。無論是看電腦,電子書還是紙書,一般一天的總量量在10—12小時左右,所以眼睛比較遭罪。

二是最近睡眠有所反應。我一般睡眠還可以,人做夢很正常,但都是沒有波瀾的小夢,醒來即忘,不影響睡眠質量。但這兩天開始做起了打打殺殺的大夢,追殺恐怖情節都來了,半夜嚇醒了,不敢繼續睡。我知道我傷了心力了,最近讀書用力有點過,對於寫作方向的確定很是傷神煩惱,而且這周竟然破了去健身房的規矩,因爲有時讀上癮了,就不想打破,於是就錯過了健身時間,其實也是懶,願意待在一種省力氣的狀態。

必須調整一下節奏。學習是一個長期的事終身的事,捉急也沒用,飯就得一口一口的地喫,持之以恆纔是重點。

我一般用45分鐘一個番茄鍾計時,到時一定得休息,因爲一次把人搞疲勞了,後面就沒法幹了。一定得克服書到興頭上不想停下來的毛病,必須按規矩辦事,和上課一樣,45分鐘必須有10-15分鐘課間休息。2-3個課時後必須大休息,可以喫飯睡午覺做家務跑步。這和跑馬拉松一樣,剛開始衝得太猛,肯定是跑步終程的,必須安排好體能,講究策略才能完成。

讀書寫作除了找準賽道外,還得有個體力精力的科學安排,否則把身體垮了,本錢沒了,那一切都是煙雲。

自古文人這個羣體早夭短壽者比比皆是,但是長壽者也多。這裏面的根本區別可能就是在如何科學地用勤力的問題。都是勤奮讀書寫作,有的人英年早逝,有的壽年永期。

遠的咱們不說,就說說近的大家都熟悉的路遙和村上春樹吧。

在世界文學創作的馬拉松比賽中,我們看到,有個選手叫路遙,他起跑很快,用盡力氣戮力向前奔,結果跑到半程因爲體力透支倒下,他的半程速度很快,倒下的悲劇成爲新聞。

而另一位短小精悍的選手叫村上春樹,他在號令槍響後一直按自己的節奏慢慢跑,他越跑精力越旺盛,他超過了路遙選手倒下的位置,精力不見任何減少,一直向終點跑去。

同樣出生在1949年,路遙1992年43歲英年早逝,40多歲對於一個人也好,對於一個作家也好,真是精力和人生閱歷最好的階段,也是作家創作最旺盛的階段,可是他卻在盛年走了,如果他還活着,不敢說他能創作出比《平凡人生》更好的作品,但至少我們可以看到他更多的作品。

而村上春樹現在還活碰亂跳的,據說身體非常好,每年還跑馬拉松,還按每年一部作品的節奏寫作。創作生命期相當長。

同年生幹同樣的行當,他們生命週期和創作週期差別爲什麼那麼大呢?那我們就看看他們的實際生活吧。

路遙是那種生活能力極差的人,隨性散漫,寫作起來不要命的,沒有什麼按時喫飯按時起牀喫飯之說,昏天黑地,經常不喫不喝,抽菸熬夜,反正是怎麼混亂怎麼來的生活類型。身體發出危機警報也不予理會,把身體透支得乾乾淨淨。

身體就是一棵樹,你不澆水不施肥,還不給陽光,那它自然就慢慢枯死。路遙就是這樣對待他的生命之樹的,所以他不死纔怪呢。

而村上春樹正相反。他是個健康生活的達人,並且持之以恆、堅韌不拔。每天早上4點起牀,喫早餐然後開始寫作4小時,每天固定寫10頁紙,就是這個量,多也不寫。每天跑步10公里。從33歲開始跑步,雷打不動。

而對於寫作的態度上,村上春樹是把寫作當成一種職業,爲了讓這個職業持久,就必須有強健身體做基礎。而路遙是把寫作當作生命的燃燒,用生命熬寫作,沒有續命丸。

轉眼路遙已經去逝30年了,如果他還活着,不知他還能創作出多少作品?或是他的文學會有新的突破?或是他最燦爛才華已燃燒燼,只過着寫點小文的平淡生活?

而村上春樹這30年,差不多以每年一部創作或翻譯作品的速度勻速前進,沒有終點,也許生命的盡頭纔是他的終點。

從質量上我不敢下結論二者的成就高下,也沒必要比較。但從數量上村上完勝。也許他還能寫出更好的作品,也許他還有再次衝擊諾貝爾文學獎的可能。

人活着,一切皆有可能。人活得長也是一種勝利,就是一種資歷,用生命的長度打敗對手。

所以我們讀書也好寫作也好,村上模式纔是可持續性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