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語》(169)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譯文】葉公向子路問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對子路)說:“你爲什麼不樣說,他這個人,發憤用功,連喫飯都忘了,快樂得把一切憂慮都忘了,連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這章主要說明了孔子的好學精神。

發憤忘食,孔子專注於學習,急切地學習求道,連喫飯都時常忘記,更不會計較其他物質性的東西了。看看自己,從來沒有發奮學習忘記喫飯的時候,一到飯點,什麼都幹不下去了,只惦記着喫飯,還總想喫點好的。

樂而忘憂,孔子學到高興的時候,會忘掉所有的憂愁。看看自己,一有了憂愁的事,特別是關係到自己利益的事,滿腦子都在想:爲什麼自己會這麼倒黴,會有這樣的煩惱?哪裏還有心思去學習工作。

不知老之將至,孔子學習求道,到了忘情的地步,不服老不怕老,把學習當作真正的追求。看看自己,到了三四十歲,就以爲自己老了,不想再主動學什麼了;到了50歲,更以老人自居,認爲學什麼都學不會了、來不及了,也沒有什麼用處了,只把時間用在休閒消遣上了。

能夠自責,其實也表明自己還沒有到不可救藥的地步,現在開始,以新的面貌投入學習工作,也許還不算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