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目的读书,反而容易其意自现

今天读书特别沉浸其中。这是在一种读不进去的状态中,卸下了一种“包袱”的结果。

之前在听书稿训练营当中读书,那种想要读懂一本书,读清晰全书结构、框架、主题、脉络的愿望特别的强烈。但是我发现读了很多遍,依然被大量的案例牵引着,看不清观点,看不透故事背后的逻辑。交上去的听书稿老师也说我似乎没有读懂全书。再回来反复阅读,虽然按照目录分解的三大部分去看,但就是没有那种把书读薄的感受,依然觉得要在大量案例中拼凑脉络。

于是,放了两个星期,我让自己的头脑完全清空之前的所有思路,不带目的,像阅读小说一样地去看那些案例。一章结束之后,能读出什么,就对自己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唠叨一遍。这样下来,竟然觉得全书的观点非常明晰。再不像之前那样埋在案例堆里,拼凑各种观点了。

与权衡清单的“简洁”和“有用”两个因素类似,对目标的执着也需要一种权衡。

太过用力和不够聚焦都会让事情完成得不难么顺利。

盯准目标之后,要学会带着略微松弛的心态去做事,才能让过程更加轻松和顺畅。结果才会更加自然地呼之欲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