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季 277|未來已來臨……

未來已來臨……

很多人以爲未來很遙遠,誰也說不清楚未來到底有多遠,但是一場疫情,讓未來提前來到我們身邊。由於疫情,學生不能聚集在學校上課,怎麼辦?網課。疫情期間,教師不能培訓怎麼辦?網課。疫情原因,不能線下搞活動怎麼辦,線上舉行……相信經歷了前半年的網上生活,現在人們對於“網課”或“線上”二字並不陌生,疫情期間,在線上,我學習了很多課程,反而比平時收益更多,線上學習已經悄然走到我們面前。

朱永新老師的《未來學校》這本書,描述了未來的學校是什麼樣子,未來的學習狀態是什麼樣?朱老師在序言中寫道:我無法確切地回答,未來究竟是5年、10年還是15年。那個時候爲與未來的預測,還很遙遠,我們對於未來也沒有明確的時間概念,但一場疫情,讓我們提前走向未來。

隨着疫情的緩解,雖然學校的大門打開了,但疫情期間的學習模式不得不令我們思考。假如未來學校真的來臨,那麼作爲老師的我們又該做什麼呢?學習中心的課程,明顯要比線下的老師上得精彩,而且輕鬆愉悅。那麼,作爲普通老師,我們能守得住未來嗎?

前一段時間,談到孩子上輔導班的問題時,一位家長朋友給我推薦了一個網上課程。這位家長說,以前沒覺得網課有多好,通過孩子跟網課的反應後,她決定以後給孩子上網課。因爲上網課的老師態度親和,學歷又高,孩子在輕鬆中就學會了,學完以後孩子的作業拍照提交給老師,老師除了詳細點評外,還與孩子親密互動,比現實中的老師強多了,孩子也樂意學,她再三建議,我也給孩子報這門網課。

的確如此,打開手機,大數據每天都在推送各種輔導孩子學習的APP,我原以爲只是廣告效應,沒想到網課竟然這麼受家長的歡迎,徹底顛覆了我對於網上興趣輔導的看法。

孩子的輔導課是這樣的,學校學習也在經歷着一系列的變革。

上次在榆林的一次培訓學習中,一所學校的老師展現了一節“英語雙線”課堂,“雙線”意味着肯定有外教參與,但是馬上開課了,教室裏還是沒有見到外教的影子。在心裏,我還頗有些着急,沒想到人家英語老師可不着急,不緊不慢地登上一個學習中心的賬號,一會兒一位美麗知性的外教便出現在熒幕上了。接下來的課堂以外教教學爲主,而線下的英語老師則退回到輔助教學、維持課堂秩序的位置上。雖然外教在線上授課,可課堂氣氛活躍度絲毫不減,外教的幽默風趣以及和學生無障礙的互動,贏得現場觀摩教師的陣陣掌聲。一直到線上課堂結束後,線下這位老師才重新回到課堂中來,不過做的是些總結和佈置作業之類的輔助性教學工作。

聽完“英語雙線”課後,讓我倍感壓力,今天出現了英語雙線課堂,明天就會說不準就會出現“名師雙線”課堂,讓學生直接與名師進行面對面交流學習。我是一名小學老師,全國優秀的小學老師中,排名肯定不在前面,面對全國數不勝數的優秀小學語文老師,我不禁問自己:“我能從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嗎?”我對目前的自己是沒有信心的。按照國家標準,現在大概45名小學生配備一名老師,那麼當未來學習中心開放時,一個學習中心能容納幾百名學生,經過教師資源整合以後,根本不需要那麼多老師。

如疫情期間,我們在CCtalk學習,光是朱永新老師的一個課程聽課的人就達到12萬之多,當然我們的學習是免費的。假如按照一個人1塊錢的投資來算,這節課就有12萬的收入,所以平均到學生個體上,成本很低。線上課程有着成本低、效果好的優勢,學生還會選擇線下課程嗎?很難說。

假使朱永新老師的“未來學校”真的來臨了,當一名課程教師,自己的實力顯然不足;如果當做課程管理人員,很顯然我的計算機技術有限;那麼,當“學習中心”成爲現實時,我還能做什麼呢?“未來”這兩字讓我坐立不安,甚至惶惶不可終日。

當未來學校轉化爲學習中心的時候,學生和老師是不需要進入教室的。學生進入的教室只是一個虛擬空間,這樣說來,教育管理人員也是不需要的,一個教室可以容納數千名學員,但只需要一個工作人員就夠了。未來老師們也不需要去學校上班打卡,老師們的單位或許就是學習中心,而且學生也有選擇課程的自由,比如:同樣一節課,學生可以選擇張三的課,也可以選擇李四的課,教師自然成了學生選課的標準,那麼我們又有什麼優勢抓住學生的眼球呢?

對於未來,我真的有些惶恐,但我確定未來根本不會由於人們惶恐而放慢腳步。說不定,某一天,某個瞬間,未來就真站在我們面前了,那麼眼下的我們應該如何去迎接未來呢?

這兩天,在榆林市新教育學習中心聽課,感受更加深刻。數個培訓課程以視頻的方式播放,只要一鍵點開,便進入學習模式,聽了幾節課,收穫頗豐,學習效果絲毫不亞於線下培訓,甚至有的課程我決定再次進行學習,因爲講得實在是太好了。在學習中心,只要把課程上傳,什麼時候學,在哪裏學,都將根據自己的時間而定,而且學的快與慢,全部取決於自己如何學習。如果說“未來學生學校”還沒有來臨,那麼“未來教師學校”就在眼前。學習這些課程甚至不需要課程主持人,只要自覺,點開就能學習,隨時隨地學習,並且不受地域、時間的限制,學習時間則在後臺有詳細的記錄,學習效果以作業的形式體現。榆林新教育學習中心以這樣的形式組織教師培訓教師專業成長,新網師的學習同樣也以網絡學習爲中心培訓學員,只是新網師爲了提升學員學習效果,還有大量義工在做線下點評和服務等工作。

這就牽扯到未來學習中心考覈的問題,朱永新老師在《未來學校》這本書中提倡“學分銀行”制度,就是說學分達到要求,即可隨時直接拿證書,不再有傳統的學校、學期、學年概念,任何時候都可拿證書,而且證書類型不再僅僅以專業來劃分,增加了以課程爲單元的課程證書。如在新網師學習,每門課程結束時,都會發放課程證書,並且還會標註學習等級。

學習方式在變革,導致的是依賴“學生”爲中心的一切也都隨之發生變革。未來其實距離我們並不遙遠,今天在教師培訓上,已經實現了以“學習中心”爲主的自主學習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學生的學習也將發生重大變革,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教師應該何去何從呢?與其惶恐,不如從現在開始,努力改變自己去適應每一個當下。如朱永新老師所言:“我們與其追問未來到底還有多遠,不如關注可能影響未來的每一個小小的趨勢性變化。”的確,我們應該關注未來發展趨勢,並且着力改變自己,因爲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一聲。

未來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未來正在發生變化,正朝着我們走來,作爲教師,我們真的需要用學習來提升自己,只有在危機中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新局,才能接住未來拋給我們的“橄欖枝”。

2020年12月27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