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花開啓發錄024

1.

韓非子說:“凡說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橫失而能盡之難也。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

不是難在不知道,不是難在不會講,也不是難在說不透,而是難在不知心。

更重要的是,信任是世間真正的珍寶,卻很容易消逝。

2.

巴頓將軍說,打仗並不要打敗別人手上的兵器,而是要打敗他的靈魂。富蘭克林也說,我們要以知識武裝自己。因此,教育會幫助我們有這四個重要的獲取:

第一,有洞見,知道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問題是什麼;

第二,駕馭變化,有了相關的訓練能夠去勝任任何的工作和機會;

第三,更有說服力;

第四,擁有定力。

3.

子張問:“士怎樣纔可以稱得上通達?”孔子說:“你說的通達是什麼意思?”子張答道:“在諸侯國裏做官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家裏做官也必定有名聲。”

孔子說:“這只是名聲大,不是通達。所謂達,是品質正直,喜好大義,善於察其言語觀其容色,總是謙恭待人。這樣的人,在諸侯國做官和大夫的家裏做官必定會通達。至於有聲聞的人,只是外表上裝出有仁德的樣子,而行動上卻正是違背了仁德,自己還以仁人自居而不疑。那他無論在諸侯國裏做官還是在大夫的家裏做官,都只是博取虛名。”

子張對於“達”的理解顯然混同於“聞”了,他以爲達的意思就是名聲在外,人人皆知。

孔子對達作了解釋,指出閃光的東西不一定是金子。有虛名在外的人不一定是達,反而很可能是色取仁而行違,甚至還居之不疑,往往是騙取虛名的“僞君子”。

關乎虛名,清初思想家顏元的一句話:有一分名,即一分禍,這話說得很通透。

孔子提出了一對相互對立的名詞,即“聞”與“達”。“聞”是虛假的名聲,並不是通達;而“達”則要求士大夫必須從內心深處具備仁、義、禮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養,而不是追求虛名。

諸葛亮的《出師表》有句名言: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這裏,將聞達二字連用了。

4.“It's often more important to solve a problem than to ask one. " The best learning is problem driven.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最好的學習,都是問題驅動式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