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志玲覺知生活】:關係大於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場父母的修行(白鶴咀社區父母成長課程小結)

有同學分享以前看到孩子答應的事情不去做,會很容易憤怒,會怪婆婆把孩子慣壞了,沒想到現在,遇到同樣的事情,竟然看得到自己的情緒在身體裏,同時停下了去指責孩子,和孩子的關係越來越親密關係,孩子從什麼話也都願意和媽媽溝通,到越來越打開心扉,無話不談。


有同學說,卡在心裏幾十年的事情,一直處於兩難中,到底要不要和弟弟把賬算清,在直面了自己的不舒服時,竟然放下了幾十年的積怨,看着生命在一點點綻放,開啓新的生命。

在白鶴咀社區的領導下,在心視界社工中心的組織下,持續10次的父母心理成長課程,在依依不捨中結束了。

課程的主題是依據家長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育兒,關係難題入手。透過家長提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挑戰,對這些提出來的問題有針對性的給出實操方案。

讓家長們看到在問題背後的驅動力,我們會被心理底層的驅動去做着事情。人最底層的需要就是重要性和歸屬感。基於重要性的和歸屬感的滿足和爲了擺脫不被滿足而做任何事情。

這也是父母和孩子們關係的一個最重要的點。孩子感覺到不重要,沒有歸屬感的時候。基於氣餒的有一系列的偏差行爲。我們怎麼知道這些偏差行爲就是來自於哪一個階段呢?可以去透過看到自己當時對於孩子的行爲,自己的狀態。就能夠判斷出我們和孩子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了。

父母和孩子的問題層出不窮,不是去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是告訴家長之所以會有這個問題,下面是有一個底層的心理動力。我們去練習自己的覺察能力,在情緒出來的時候捕捉到。這時候纔是我們真正的情緒成長的開始。

透過遇到事情的刺激和挑戰,看到問題下面的心理動力。我們的一些核心信念和身體的一些感覺,直擊核心。觸及到生命最底層的驅動力。就好像是電腦的底層程序,我們在做的事去改變下面的這個底層程序,自動化的心理機制。而不是去改變一個又一個的問題。

當我們的覺察能力提升的時候,遇到問題和挑戰,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外面,想要外面那個人改變。而是透過這個事情和刺激。這件事情這樣的發生,這個人這樣的對待我,我內在真正體驗到的是什麼?

當我們能夠把注意力從外在收回來的時候,就像地球的萬有引力一樣,孩子之間的衝突矛盾也就停下來了。孩子的關係也越來越親密了。


這一系列的情緒成長沙龍中。很多學員是每一次都來參加,每一次都帶着問題來到課程中。在這裏學習到一些實際操作方案,看到問題的規律,到生活中去實踐,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在學員的成長過程中,清楚的看到,有學員,收穫到了情緒的成長和孩子的關係,跟伴侶的關係都有很大的變化。

有一位青春期的媽媽。只要開課每一次都一次不落的來參加,學習的過程又非常投入,願意把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拿出來分享。

因爲他的意願足夠強烈,也願意敞開自己的心扉,直面自己的不舒服。不是假裝自己什麼事也沒有,只是孩子有問題。

也因爲他的認真投入。和孩子的關係有了很大的改變。以前看到孩子的偏差行爲的時候。忍不住要去指責,有壓抑不住的憤怒。無意識的就在那裏生氣,然後很抓狂。事後又很後悔。

成長了之後他會發現,其實這一切都是跟自己有關。是自己從小的一些舊有的習慣性的模式。我們自動化的就採用了這樣的,跟孩子互動的模式。成長了以後他把這些生活中的刺激都當成一個成長的機會。

當他把注意力收回來的時候。和孩子的關係親密了。公和婆婆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和諧。

這是一個改變整個家庭的關係的機會。有人可能一輩子都處於吵吵鬧鬧當中。有人甚至抱憾終生,卻不知道自己怎麼從裏面走出來。

當大家願意拿出時間,拿出精力,拿出意願來成長自己的時候。收穫的是生命的蛻變。給家庭的改變。這也爲我們的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樣和典範,讓孩子以後的人生少走很多的彎路。

那還有一位奶奶在家裏是非常承擔的,非常付出。很多事情他都會盡職盡責,全力以赴的付出,也是從事人力資源管理這一塊的。工作時每一件事情都可以處理的很好,工作也可以做得很好。

可是真正面對家人的誤解,他在心裏甚至都有想要去斷絕所有的關係,再也不這樣繼續去付出了。

這幾十年辛辛苦苦的付出,像一個大家長一樣的承擔所有的責任。就是想要自己的兄弟姐妹都能過得很好。

那他是如此的付出,用了30年的時間來努力。結果到父母去世的時候。反而成爲了那個被人誤會的人。就會覺得很委屈。不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裏,我到底要怎麼樣去面對這些兄弟姐妹。

剛開始是爲了整個家庭好,讓拆遷的款項讓每個人都可以最大程度的受益。也主動放棄了自己該有的一部分,也主動承擔起了父親母親的所有開支,醫院的發票都是一大摞一大摞的,但沒想到就算是這麼全心全意的付出,家裏人依然想着的是,當時拆遷的款項,以爲還沒有用完。

看到這樣的一個付出,承擔的女士,其實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典型的代表。可能跟他的故事不一樣。但是那種承擔,那種付出,那種需要被父母認可,需要身邊的每一個人都過得好的那個英雄的角色,卻是一樣一樣的。

所以當他有意願去成長自己。每一次課程,一次不落的參加。哪怕是要去開會,開完會也要急急忙忙趕過來。收穫到了很多的感動。

感動的是看到他在課程中把這些事情敞開來說。老師直接帶他去面對,用一個放鬆的方式,讓他把注意力從外面的那件事情收回來。

看到這件事情發生的時候,自己內心真正在體驗到的是什麼。就是直接去面對那些不舒服。不再去抗拒,不再去把他當成一個敵人。

很奇怪的,就是當老師帶他去放鬆的時候。他真正體驗到了那種剛開始是身體,四肢就像一個軀殼掛在那裏。沒有任何的生命力量。放鬆的去感受那個心痛,那個難受的時候。開始感覺到很麻很酸。

慢慢的那個力量也就回來了。她說就像自己滿血復活了。這些幾十年的累積的誤會。也就在這一刻放下來了。

他說很奇怪的是,自從去放鬆了自己的身體。他對於以前跟兄弟的這個事情,他就翻篇了。沒有了糾結,就這樣走過去了。身體變得輕鬆了,生命變得輕盈了。

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也會把覺察帶進來。就會讓兩個孩子之間的衝突少了很多。

以前她想的是去說服誰對誰錯,誰好誰壞。孩子基於對重要性的需要,你說了誰是好的,另一方馬上就會怪你。

我們其實真正要做的就只是去看到這個孩子,他需要被關注,這個孩子他需要被鼓勵,當我們不是去打壓一方,而去表揚另一方的時候,兩個孩子都被看到,被關注的時候,他們的生命力量也就在綻放,家庭也越來越和諧。

真的很感動於這10次的情緒成長課程。因爲每一個生命願意敞開自己的心,來到這樣的一個課程。整個團體一起創造,一起成長。你就是那個生命的奇蹟。在這裏贏回真正的生命的力量,這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再一次感謝白鶴咀社區的各位領導,感謝心視界社工中心的精心組織。接下來將繼續,用心盡力的把心理課程開到社區中去。讓更多人可以在家門口就享受到這樣高品質的心理成長課程。

讓更多社區成員,關係和諧,生活的幸福。讓一個人帶動一個家庭,讓一個家庭帶動一個另一個家庭,愛傳播出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