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備是否真爲百姓着想?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仁義、愛百姓,還動不動就哭,掉眼淚,令人很是動情。而且,當曹操率兵來攻時,愣是不肯扔下百姓獨自逃亡,此事暫且不論真相,但從一點可以看出劉備並非真正爲百姓着想。

要知道劉備結識關羽和張飛時還只是個靠賣席子過日的小人物,什麼資源都沒有,但他有一顆清醒的頭腦,他對時局瞭解的很透徹。

所以,當關羽和張飛兩個人商定,說要一起去投軍報效國家時,劉備阻止了他們,極力勸說他們一起組建地方軍,協助朝庭消滅黃巾起義軍,爭取先弄個一官半職站穩腳跟,然後再圖精進。

由此可見,劉備不是真愛百姓。

爲什麼這樣說呢?

這得從黃巾起義的真正原因說起。

那一年是公元184年,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鉅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和在它影響下的各族人民起義,持續了二十多年。由於起義農民本身的弱點,起義軍被殘酷鎮壓,但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腐朽的東漢王朝已名存實亡。

黃巾起義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這是宗教色彩極強的口號,也是一個跳大神的神漢想出的口號。以宗教名義的宣傳手段,拉攏民衆,雖然說的神乎其神,沒有多少正面的意義,但在當時卻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力。

黃巾起義雖有宗教性質,但本質上屬於農民起義。

總而言之,黃巾之亂是中國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暴動,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它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逐步導致了東漢的滅亡與三國時期的到來。

要說關羽和張飛不知道黃巾起義是怎麼回事,這是我們能夠相信的,他們也許相信了朝庭的話,認爲起義軍是匪。畢竟眼界只有這麼寬,不可能知道太多的事,而且當時正處其中,所謂當局者迷,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劉備卻不可能不知道。

劉備爲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參與了圍剿黃巾起義軍的戰爭,難道他不知道這是農民起義的戰爭嗎?顯然不可能,像他這樣的人,對時事如此瞭解,他不可能不知道這是農民起義軍。唯一的原因就是,劉備不能站在農民這一邊。

原因有二:

第一,劉備出於維護自己是皇親貴戚資格的需要。

要知道,劉備到處跟人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是當今皇上的叔叔,人們應該稱呼他爲“劉皇叔”。所以面對黃巾起義軍,他不可能站在農民這一邊來反對朝庭。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就不能再說自己是“劉皇叔”了,這樣也就失去了正宗皇親貴戚的資格了。

第二,劉備深知黃巾起義軍奪取政權的條件還不成熟,終將失敗。

因爲他看到了朝庭軍隊的強大,他知道朝庭氣數未盡,至少是不會被黃巾起義軍打敗,所以他不會站在即將失敗的一方,他要站在勝利者這一邊,先爭取在朝庭弄個官職站穩腳跟,然後再圖大業。所以百姓不百姓的,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了。

所以,從這一點看,劉備並非真正爲百姓着想,他所想的就是如何擴展自己的事業,如何爲自己奪取天下做好準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