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2020》

写下这篇文字时,我还活着。很多生命却永远停留在这一年,成为时代小小的注脚。

我是灾难后的幸存者,却没有死里逃生的喜悦,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场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如果不能从这场灾难中学到点什么,而是带着苟活者自私卑鄙的窃喜,那我不如死去。

这也是我写这篇文字的意义。

关于时代

历史总是重复与轮回。

一百年前的世界,尚未从战争阴影中走出来。一战过后,“日不落帝国”走下神坛,美国因战受益开始崛起,沙俄被推翻红色巨人诞生.....世界格局发生巨变,而彼时的中国,外无民族独立,内无人民民主,在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双重压迫下,国将不国。

“普看当今,世界格局风云激荡,人类文明之前途扑朔渺茫,天下苍生之幸福岌岌可危。”

那时候的中国青年啊,是多么勇敢,多么无畏,他们遍布神州大地,敢于立志、敢于奔走、敢于发声、敢于反抗,敢于为天下人谋幸福。

一百年后的今天,人类又一次走到命运的十字路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我们的青年人在做什么?在游戏、在假寐、在沉睡、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在隔岸观火拍手叫好。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你不关心时代,时代终将抛弃你,如同离开母体的树叶,最终被风卷起,不知踪迹。

顺势者昌,个人命运只有与时代命运紧密联系,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能量推动时代的发展,又反哺个人,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形成奔涌的洪流,承载文明延续之重任,浩浩荡荡一往无前。盖中华文明流传数千年,莫不如此。

以上是我关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理想性表述。

当我冷静下来反思这段关系时,我发现这段表述只适用于那些天纵英伦可以影响甚至改写时代的奇才,又或者适用于那些独领风骚傲立潮头的“弄潮儿”,而对于包括我在内的普通人,只是被时代洪流裹挟前进的泥沙。

这是我2020年的第一个收获,清楚认识自己在时代中的地位,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做人做事。

关于学习

向时代妥协不意味着向社会和人生妥协,如何不被花花世界左右自己的思想,这就是我今年第二个收获:学习。

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往大了说,探索星辰大海需要学习,往小了说,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也需要学习。

我一直在想这样个问题:对于像我这样出身农村,一没钱、二没背景、三没靠山的年轻人来说,如何能够更好地在社会立足,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学习。

对于刚入社会的青年来说,他们不缺热情、不缺精力、不缺信心,最缺知识储备。学生时代所掌握的知识体量在面对社会这个实操大考场时,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的目的在于习,习的意义在于验证学,二者密不可分,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算掌握了知识,完成了学习。

可悲的是很多人在离开校园后就停止了学习,把基础教育学到的皮毛知识当做老本,揣一肚子糟糠却以为满腹经纶,兴冲冲去社会闯荡,结果碰得鼻青脸肿。

学习可以让人在面临选择时多几分理智与从容,也可以让人在选择之后面临将要承担的结果时有更大的底气。

对于我这个九零后来说,直到2020年即将过去之时,才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似乎有些迟了。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意识到自己曾经荒废了如此多的宝贵时间后,以后的日子里,需要将“终身学习”当做人生的座右铭,时时警醒自己才是。

关于婚姻

这一年,身边的朋友纷纷结婚,为人夫者、为人妻者,一夜之间感觉自己失去了许多朋友。

以朋友A为例,从得知他的婚讯到收到请帖,再到以伴郎的身份见证他人生的幸福时刻,再到听说他即将为人父时的欢喜与压力,想着他婚前时候的意气风发,再看他如今身材发福满脸倦意的颓废模样,不过短短半年间,竟判若两人。

时间真的很残忍,可以毫不留情夺走一个人眼里的光。

关于婚姻之于人生的意义,这一年我想了不少,于是就有了今年的第三个收获。我觉得婚姻于人生的意义,是根据自身情况可去可不去的远方的风景,而不是一座非攀不可的高山。

所以不管家人和朋友如何催促,我始终认为,倘若婚姻必须以摧残人生为代价,那么它就不该发生,因为它的本质是点缀人生。朋友对我说他婚后成熟了不少,我说不是的,对于很多人来说,婚姻只是人生阶段的被迫选择,只会让人变得平凡且碌碌无为。

当然这不代表我奉行“不婚主义”,当我了解了婚姻的代价后,且基于目前的客观现状,不婚是我当下人生的最优解。至于以后呢,我没有做过考量,不过当我试着把“婚姻”看作是人生选项之一而非唯一时,我发现了自己的烦恼少了许多。

不被世人的舆论和与之产生的紧张氛围所影响,是我这一年一直努力在做的事,以后也将继续做下去。而且我想说的是,这远比看上去简单的多,因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所谓世人的看法,也不过就是那几个人的看法。

关于来年

上面总结了自己这一年的收获,感觉很空洞,正如一位朋友所言,没有什么实质性。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效果。

如果要说我今年读了几本书,去了哪些地方,挣了多少钱,完成了哪些小目标,明年又有什么新的目标,我想应该也可罗列出一些,然后凑出一篇年终总结,事实上我前几年就是这样写的。

但是我今年想有所改变,我不想再罗列那些客观得失,然后总结经验,以求在来年得更多,失更少。相反,我想看到的是自己这一年增加了多少智慧,从这个方面来说,得失都是智慧,何必计较多少。

我上面的那些想法也好,感悟也好,都是我思想层面的收获,不管别人认为其价值几何,但于我而言,这远比我单纯读过几本书有价值得多。

中国人总喜欢一边提携过去,一边展望未来,所以在每一篇年终总结的结尾,都能看到对来年的美好希冀。我本来也想表达一些美好期待,但又突然想起鲁迅文章里那句话: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既然希望也是虚妄,又与绝望是同胞兄弟,又何必将未来寄托于它呢?努力生活,却不对生活报以过多期待,这应该就是我来年的状态吧。

最后想说是我们不该给2020年贴上诸如“糟糕、难过、讨厌”之类的标签,每一段岁月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无论好坏。

对于即将过去的2020,和即将来到2021,我把它们都视作朋友。告别了老友,这个新朋友又会是怎样的秉性与脾气,我不作期待和预测,日子啊,总是要过了才知道。

再见,2020;欢迎,2021。

2020.12.31晚写于Z城居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