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與通透

談談《把自己作爲方法》一書中講到的深刻與通透對我的啓發。

1.深刻

項飆說,深刻是一種理解,不僅是對一個現象做出了很精確的把握,同時也理解了其他理解的不足,讓你學會今後在理解類似的事情上,應該有什麼樣的方法。“深刻”是多重的主體間,和調查對象之間,和其他人、和權力的關係,也是一個網狀的生態,要把自己放在知識生產的體系裏,纔有這種深刻性。深刻不能靠推演出來,它是生態性、多樣性的,必須要靠浸透。

我理解,這種深刻源於自身淵博的知識、對生活的細微體察和分析性的反思。

《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在學習戰略全局的指導規律的論述中,一口氣列舉了戰略問題所要照顧到的39個問題的區別和聯繫。這種深刻——是眼睛看不見的東西,但若用心學習、思考、體察、反思,是可以精通的。

革命戰爭勝利靠智勇雙全的將軍——這就是熟識敵我雙方各方面的情況,找出其行動的規律,並且應用這些規律於自己的行動。

當下呢?我們要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恐怕要把自己作爲方法,把自己身邊的事情講清楚,然後把要研究的事情講清楚,先問出精準的好問題,再用實證的能力解決它。

而這種能力——源於本書中的講的這種“深刻”。

2.通透

吳琦在對話中問到: 說一個人說得“透徹”,或者活得通透,我覺得這些概念背後都有一種傾向,好像我看得足夠多足夠清楚了,於是我什麼都不在乎,結果要麼是盡情的放縱,要麼是徹底的虛無,從我的角度,或者是我的年紀,還不能完全體認這樣的感覺,總覺得事情還能改變,不知您現在是什麼態度?

項飆回答說:那種通透是不成立的,如果這樣的話,世界就不改變了,歷史就是靜止的。事實上世界一直都在變,通透的人怎麼去解釋這個變?如果說一切都是隨機的不可言說的,那是反歷史的。深刻是從網狀知識結構中來的,而那種犬儒式投降式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買完菜、做完飯,其他什麼都不管,只是消極地用最小耗能法去應對,生命也可以維持下去,但就停止思考了。那就把生命的活的網變成一個死的點。

書中講到了作者的舅舅,可以算是現代“鄉紳”,他非常辛勤地工作,大腦裏面充滿這麼豐富的知識,對生活有那麼細緻的觀察,他似乎知道溫州的一切是怎麼構成的,表達也非常生動,比如從親戚裏的某個人、飯桌上的一道萊,立刻扯出一個故事或知識的網絡。

舅舅的通透來自他生活的質感和底氣。

我過去認爲,通透就是看得透想得明白,過自己的生活,並且認爲這種人纔是大徹大悟的明白人。

看到這裏,我理解,通透,是看明白後仍然躬身入局。

比如,在孩子培養上大家都是考慮對教育投入,到大城市,有高工資OK。這是個物質化的過程。我們是不是忽略了孩子作爲一個人本身的再生產需求?

就好像現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改變了社會結構,重塑了社會關係網絡,每個人作爲社會網絡上的一個結點,你的活躍度、聯結度、使用度可能纔是你的價值體現了。

當下所謂知識,是不是變成對世界發生了什麼事有根有據的瞭解?

未來已來,保持我們的思考力,要讓思想有機——有機就是思想和現實經驗對的上號,一切思想都來自經驗。

這好像是很自然的事情,要做好是需要訓練的。

經常訓練可以養成觀察的精準性、快速的推理、看出破綻,從這裏開始去觀察,去沉澱,慢慢沉澱出底氣。讓自己成爲方法。

這本書值得一讀。對於書中有的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未必贊同,但一定會有你自己的收穫。

(摘自木頭花開公衆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