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隨流水21-01-02:作協團拜會


元月2日,冬月十九,週六,晴,-3至10

昨幹了大半日的活,今日很閒。中午夫有飯局,晚上縣作協聚餐,連飯也不用做了。

早晨五點起,先煮粥,抓了一把黑糯、一把紅米、一把糯米,再切個紫薯,煮了鍋黑糯紫薯粥。早餐還是喜歡喝粥。尤其是冬季清寒的早晨,一碗暖粥下肚,熱量頓時流貫全身。粥的搭配可天天換:小米紅薯粥、梗米百合伏苓粥、黑糯薏米蓮子粥等等。先前看減肥食譜,需得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粥的熱量高,只能用牛奶取代。這樣的食譜見效快,但不符合國人胃口,如何能長久保持。一旦飲食結構恢復,減掉的脂肪又會慢慢長回來。我相信肥胖一定與飲食有關,但已不相信這種用強制力改變飲食習慣的做法。其實改變任何一項習慣都相當於是對身體動一場大手術,是將身體組織細胞推向一種動盪不定的狀態中。減肥,不應只關注體重,而是要考慮如何在瘦的過程保持身體內在的穩定和平衡。而不是爲了達到減重的目的,不停地刺激它、破壞它。

粥煮上後,就開始誦經和練字的晨課。背《詩經》兩首。《小雅·甫田》和《無將大車》。《甫田》仍是一首祝祭詩。祭的是土地神、四方神和農神。周王祭祀神靈,祈來豐收年。他來到田間地頭,農人叫來妻兒,把飯菜送到田邊,請貴族們品嚐。周王喜笑顏開,農人幹活更賣力。孟子“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就是這上下和樂的開明政治吧。《無將大車》充滿哀怨,大抵是一位士人淪落爲平民奴隸,他勸自己不要去多想,想也盼不來光明的前途,只會徒然傷身把病招。我現在一讀《詩經》,古人的生活場景就歷歷在目,新奇之餘,也常聯繫自己的遭際,與之同喜同悲。

收到一本新書朱謙之著《中國思想對於歐洲文化之影響》,此書在梁漱溟先生文中提到。朱謙之是二十世紀著名歷史學家、哲學家和東方學家,亦有“百科全書式學者”的美譽。他年輕時曾經短暫出家爲僧,後發現,佛教不能實現自己的夙願,因此與佛門斷絕關係。他主張宇宙人生是一股真情之流。我讀了兩章。朱先生說,東西文化各有自身的歷史特徵,但是,這也並不妨礙它們同時通過各種途徑接受並吸納對方的影響。中國思想對歐洲十三世紀文藝復興的影響是提供了四大發明的物質基礎。並引用大量確鑿的史料證明四大發明引入歐洲的過程。其中首次聽聞的知識點有:火藥在宋元戰爭時就已在中國戰場上使用,而最初傳入歐洲,僅作鞭炮之用。中國最早使用煤的國家,而在元朝時,歐洲人還不知有煤。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的背景是中國式的山水畫。

中國思想對西方文化真正產生實質性影響是發生在十八世紀,形成了西洋之哲學的文化時代。先生認爲,西洋文化在十九世紀以前,實經過兩個時期:第一個時期爲中世紀之宗教文化時代,第二時期爲十八世紀之哲學文化時代。繼而進入十九世紀科學之文化時代。西洋的文化是科學化。中國的文化是哲學化。印度的文化是宗教化。

這本書收編于山西山版社出版的《近代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刊》,我景仰民國大師嚴謹的治學風格、獨立思考的品性和在困厄中對節操的堅守,故又將網上能搜到的此叢刊的書籍全買了。一不小心,又開始亂買書。

下午上游泳館遊了兩千米。前幾天氣溫低,停了四日。今日去遊,水溫仍比往日低。游完後,全身上下冰冰涼,到晚上都沒熱起來。

晚上是作協團拜會。我好些年沒參加了。這次是田田竭力邀請,那就去湊個熱鬧,有許多生面孔。老面孔左一聲章主席、右一聲章主席地叫,搞得我很尷尬。而那些只向新人介紹前任主席,卻不提我的,又讓我更尷尬。一晚上,我都在和馮聊小說。她花了兩年時間,在晉江網寫了一百多萬字的復仇小說。小說的背景發生在明朝,講龍游商幫的故事。題目叫《江陵傳》。她爲寫這部小說,讀了明朝史,瞭解海盜和珠寶鑑定知識,還查了大量的資料。我試讀了幾章,發現寫得很不錯高於一般網絡小說的水準。馮與我同年分配,她在大學裏就開始寫小說,年輕時迷戀亦舒,曾有一部小說拍成電影,題目好像叫《十八歲的天空》,但據說電影侵犯了她的版權,她不願與人提這事。她說,她就是太懶,本來當時抓住熱度,多寫幾部,現在早就是網紅作家,寫啥都不愁賣了。在團拜會抽獎環節抽中兩瓶天露醇。馮中了兩次獎,一張李寧服裝提貨券和十斤豬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