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的心事,谁愿意听

一个爸爸打电话过来:我女儿有心理问题,需要见见你!

心理问题?好像人人都是心理咨询师。动不动,自己无法应对的,就说别人就有心理问题。

我说:哦,心理问题。说说这是个怎样的问题?

爸爸说,女孩子高二了,马上要学考了,满脑子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前天说,昨天说,今天还说。纠结这些无谓的事情,钻牛角尖。

爸爸定义了一个问题。

说到女儿具体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不好意思说出口,吞吞吐吐。在鼓励之下,妈妈的声音从背景音到主诉,开始接过话题。

主要是女儿和后排女生原来是很好的朋友,后来闹别扭说不好了,后来又说合好了,其实又没有真的好。女儿觉得她一下子又和别的女生好了,自己受伤了。

我之前也接受过女生之间关系的咨询,其实小学、初中、高中,女生总会有手拉手、一起走的三两个好朋友,她们的关系是这个阶段要维护的很重要的关系。尽管在大人看来,这些都不足为道。

妈妈说,关键是提出换位置了。说离开这个女生远一点儿,然后只有换到最后一排,然而父母担心她个子矮,会挡住,看不到黑板;女生自己也犹豫,说听同学讲,最后一排很不好。然后又打电话回来,哭哭啼啼,不知道怎么办好?

我很认真地听,因为这就是一件事情。

因为尊重,妈妈放下“这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的羞愧,不会陷在“女儿这么无聊”而内心又无比焦虑的情绪里。

学考很重要,女儿纠结无助的混乱情绪,更重要。

我询问妈妈听到女儿的几层需求?

妈妈说:我认为孩子这么大,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她可以自己去找老师。

我问:当孩子说到“妈妈,我怎么办”的时候,你觉得女儿希望得到你什么样的回答?

我问:当你说“一下子换后面,又要换前面,你自己不会想想好再换”的时候,你打开手机的拍照键,拍下女儿听到这些话的表情,描述一下这张照片!

……

不是女儿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回应的问题。

我们回应里有不合理的信念:除了学习,其他都是小事。

我们回应里有这个不合理信念带出的负性情绪:你这样子,很烦,很不懂事。

我们回应里也有这个不合理信念带出的无助行动:我也帮不了你,自己去解决。

妈妈还是很有悟性,以上的话我一句都没说,只是在一问一答里,妈妈同理到女儿的焦虑,认同女儿换位置是件重要的事情,意识到这个过程,妈妈是支持,而不是指责。

考试前有压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压方式,也许,这就是一道口。

是啊,我的心事,谁愿意听?

是耐心地,真诚地听,善意地听,不批判地听。

心事不论大小,你的心事,对你而言,就是重要的。

学考,本无事,不当事。

事件背后是人。

关注人。


我是丁若木,相信叙事的力量。

坚持叙说516天,坚持跑步529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