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平凡的世界》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初中的時候,同村的一個同學再學校門口的書攤上買了這本書,當時的我頗有些不以爲然,因爲這本書好像並不在那時我認知裏所謂“名著”一類,以爲它是像《壞蛋是怎樣煉成的》、《誅仙》這樣的校園流行網絡小說。

事實當然是我錯了,我高二高三之間讀完了《平凡的世界》,有些情節甚至是含淚讀完的,很受觸動,不少同學也有同感。

少年時代讀這本書,代入感很強。路遙在書中描述的那種露天的學校食堂、流淌的河水、傍晚炊煙下的縣城,我都有經歷過,彷彿就是書中人。更何況正當最好的年華,顧養民、郝紅梅、田曉霞、金波,我在我的同學們中間都能找到原型。

大學是在外地讀的,對遠方的好奇得到滿足之後,剩下的,惟有深深的惆悵。

好在大學有圖書館,這也是我進入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圖書館——有時候,我會禁不住想,假如我的家鄉圖書館能多一些,對上大學之前的我的見識提升會很有幫助吧,我的人生軌跡也會因此而不同吧。

於古舊的書架上看到靜靜立着的《平凡的世界》,如同看到久別的親人那樣欣喜,我手不釋卷,做了大量大量的摘錄和筆記,注意到了許多之前不曾細品的情節和議論,感到又重新獲得了溫暖和力量。

大學的某個讀書社團組織讀書沙龍,有一期就是《平凡的世界》,不過成了我的獨角戲,其他人似乎對《平凡的世界》並不怎麼了解,也正因爲如此,活動結束後我拿到了全套的獎品:《平凡的世界》、《人生》、《早晨從中午開始》。

《早晨從中午開始》後來捐給了一個社區圖書館,這是後話了。

記得當時組織者準備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說的是有某個評論家表示路遙《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裏中的孫少安-田潤葉、孫少平-田曉霞這些戀人安排是“書生式意淫”,根本不符合客觀實際,普通農民怎麼能高攀幹部子弟呢?

我對這種看法當然是十分不服氣的,然而並沒能像這個評論家那樣提出某個標籤來增強反駁的力量,只不過從我的閱讀體驗和愛超越家庭條件這類老生常談的角度說了說,語氣反倒有些重,近乎於要罵這個評論家,現場氣氛有些尷尬。

沒有第二個人對這個問題再作迴應。

也許是我的鍋吧,也許衆人也都不知道要怎麼去迴應這種批評意見,也許主辦方將這樣貶低《平凡的世界》的論調納入活動日程是沒安好心或者考慮不周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