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科幻中的人工智能”講座 其一 其二 其三

“科幻中的人工智能”是80後科幻作家陳楸帆今天下午在上圖的一場講座。

我沒讀過多少科幻,也沒寫過多少科幻(只有復活這一篇),雖然看過《三體》,也彷彿圈內人一般人云亦云地稱呼劉慈欣爲“大劉”,但我其實算不得科幻迷——還沒那麼愛。

陳楸帆看起來很年輕——比我還要年輕,然而眉宇間有一股淡定從容,說話一字一字很清晰,就像在寫作,不過是說出來,而不是寫下來,這就是超過百萬字作品給他的訓練吧。


當得知他已經開始使用AI輔助寫作時,我十分驚訝。那些可以被AI替換掉的工作被AI替換掉是歷史的必然,然而我沒想到這個進程已經觸及到了寫作領域。

未來乃至從現在開始的競爭,將不再是人和人的直接競爭,而是工具(AI)間的競爭,對於計算機行業的從業者,時代的東風吹來了機遇,也吹來了挑戰。


科幻是技術和人文的結合點,談及如何培養靈感時,陳楸帆說,看書是一種方式,然而畢竟是二手的,深入到生活當中去,你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靈感。

他去過偏遠的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垃圾處理場等。另外,他在谷歌和百度工作過,和計算機行業的一些大佬保持着聯繫。此外,他還訂閱了多個科技類公衆號。


提問的讀者從白髮蒼蒼的老人到朝氣蓬勃的初中生。

老人表達的,大多是對落伍的擔憂,因此而聽講座(爲他們的求知精神點贊,不過,不必擔憂,就如同人們不懂大數據也可使用健康碼,人們不懂AI,也可與AI面對面,事實上Siri、Cortana、掃地機器人等,都是AI)。

中年人的提問集中於AI在戰爭中使用可能會帶來的問題。青年人會考慮到AI的使用帶來失業和社會公平上的挑戰。初中生一方面熱衷於科幻圈子裏的一些假想和討論,另一方面又苦惱如何四十分鐘內寫出一篇好作文。

以下三首詩由詩人小冰根據上面羅丹的雕塑圖片生成:

其一

微笑的面容緩緩啓程
雕塑在遠方看見你心裏的院落
太陽向遠方的別處輕輕一瞥

海水的泡沫映出了美麗的幻影
只剩下了寧靜的水池
我們跟着太陽的笑焰

其二

窗花上雕刻着美麗的靈魂
雕塑在遠方看見你心裏的院落
遼闊的天空像是一個水池
作樂的人們稱我爲夜行人

我們曾看見太陽的光芒
有時候休息使人熱情
但不會領略那太陽的熱烈
山嶺的高聳與流水的溫柔相配

其三

消滅了在黑紗的天空裏飛出
雕塑在遠方看見你心裏的院落
窗花上雕刻着美麗的靈魂
有一個溫和而且美麗的故事

我夢中有更美好的愛
只剩下了寧靜的水池
還有幸福的人們的笑臉
清水中流出來了生命的芬芳

彷彿像春風回頭的時候了
收穫了幸福的酒
這裏是有夢裏的光明

你美滿了人間的樂園
讓最後的美名傳揚
獲得無邊水底的水晶

小冰的詩挺唬人的,講真。

詩歌有個特點就是可以不講通常的語文法則,所以中高考才“體裁不限,詩歌除外”。AI在作詩上有優勢,它們知道的東西比人要多,生髮出的組合往往出其不意。

唯一的缺憾,可能是AI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寫了些什麼吧。就好像給她的不過是一個雕塑,她卻說什麼太陽、水池、海水、泡沫……

如果是人,我們還可以去問問或者從別的什麼方面找找象徵意義的蛛絲馬跡……但對於AI,就沒辦法了……也許將來AI還可以解釋她詩歌的創作動機和背後意義……這樣,不是有什麼人們纔看什麼,而是人們愛看什麼,就有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