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劉邦》:從庶民到皇帝,爲什麼劉邦能一次次滿血復活 1、精力旺盛、無所畏懼 2、豁達爽朗、慷慨大方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庶民皇帝。

庶民就是底層出身的民衆。

《史記•高祖本紀》是這麼記載: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意思是:漢高祖劉邦,江蘇省沛縣豐邑人,劉家的第三個兒子,因此姓名就叫劉季。他的爸爸叫劉先生,媽媽叫劉太太。

劉邦的出身就是這麼普通,在史書上父母連名字都沒有。

庶民的對立面是精英,正如劉邦最強勁的對手項羽。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父親叫項榮,叔叔項梁、項伯,侄子項他等,都是當時社會有頭面的精英人物。

劉邦和項羽兩人都是江蘇人,同樣處在秦末政權迭起、天下鼎革的時代,都是江蘇人。可是,在楚漢爭霸賽中,爲什麼是庶民出身的劉邦登上皇帝的寶座,而不是貴族項羽呢?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劉邦和項羽面臨的天時地利是一樣,關鍵點在於:人和。項羽是一個人在戰鬥,而劉邦是一個團隊在奮戰。那麼,劉邦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讓當時機智的謀士與勇敢的戰士誓死跟隨,數次出生入死之後,仍能滿血復活並再發動一次次的對抗賽,直至與他的追隨者們一起開創了絢爛光輝的漢朝呢?

解開這個問題的答案,前提條件是瞭解歷史上真實的劉邦。

劉邦是兩千多年的歷史人物了,百分百的真實性瞭解是不可能,只能做到無限地接近歷史真相。對此,北京大學歷史系辛德勇教授推薦了一本傳記——《劉邦》,理由是“告訴你一個真實的劉老三,再現出一個立體的漢高祖。”

《劉邦》一書的作者是日本史學家佐竹靖彥,根據《史記》《漢書》《楚漢春秋》等文獻,吸收了中日兩國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重大的考古發現,並實際走訪了劉邦的故鄉,重新審視劉邦在各個時期被改寫的歷史,盡最大可能地還原出劉邦真實的一生。

在佐竹靖彥看來,劉邦是一個感性的人,而不是理性。

年少時,劉邦就是一個市井潑皮,結交酒肉朋友,打架鬧事被官府通緝而不敢回家。即使如此,他也要約上朋友一起到大哥家喫飯,結果嫂子看不過去,故意將盛飯的鍋底颳得叮噹響,非常的尷尬。

劉邦的口頭禪是“乃公”,也就是“你老子我”。約上弟兄們在酒館裏狂歡痛飲,劉邦高興時就是貧嘴的段子手,講一些猥瑣的黃色笑話,把酒館的氣氛搞得很嗨。喝完了,對老闆娘說一句“記在賬上”就走了。

凡是人性的弱點,劉邦都有,比如貪財好色、自私自利、多疑等。

一個人的成功取決於他性格中的優勢,而不是劣勢。

在《劉邦》一書中,佐竹靖彥對比了《史記》《漢書》《楚漢春秋》等文獻,仔細甄別之後,他認爲劉邦性格中突出的三個特點是成功的關鍵。

1、精力旺盛、無所畏懼

前面說過,劉邦的出身卑微,爲人放蕩不羈,按常理推算不會有什麼出息。然而,沛縣的豪門望族蕭何最早發現劉邦的才能,認爲他是一個人才。

秦王政統一六國後,徵調全國民力築長城,修路,很多老百姓爲了逃避苦役就四處遷徙、逃亡。有一部分人逃到了劉邦居住的豐邑,形成了兩股對立的勢力:新客家人和舊客家人。

劉舊代表舊客家人在土地、水資源等方面與新客家人展開了鬥爭,這個舉動引起了蕭何的注意並密切關注這個年輕人的發展。等劉邦二十歲,行了加冠禮後,就急切地推薦他去擔任沛縣的亭長。

在蕭何的眼裏,劉邦是一個自信、有見識、尊敬長者、有領導力、精力旺盛的年輕人,未來可期。

劉邦不僅受到蕭何這樣的長者賞識,還有來自同伴的欽佩。

從少年時代就與劉邦志趣相投的王陵,說起秦始皇出巡龐大的儀仗隊形成的強大的威懾力時,在場的人噤聲,只有劉邦自言自語說了一句:“簡直是個混蛋啊!”

2、豁達爽朗、慷慨大方

劉邦是一個喜怒形於色的人。

劉邦當了沛縣的亭長,第一次出差去咸陽,看到在華麗車馬行列中央、由六匹馬牽引的金根車的玉座上氣定神閒坐着的秦始皇。他由衷地發出感嘆:“啊!身爲男兒,就得成爲他這樣的人!”

劉邦就是直白地表現自己的歡喜,也充分地表達他的坦誠與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當然,劉邦發怒時也是會罵人。

佐竹靖彥統計了《史記》裏劉邦罵人的次數,達十二次之多,罵過的人有忠心耿耿的蕭何、軍事天才韓信、還有酈食其、陸賈、魏豹、呂后等。

當時,罵人是一件隨時掉腦袋的事。可是,劉邦罵過的人非但不怨恨他,還依舊緊緊地團結在他的周圍。

佐竹靖彥引用同行貝冢茂樹的說法,認爲劉邦“罵人的行爲是他情感的自然流露,如實地暴露出他人生性中最素樸的東西,是對人不含任何芥蒂的結果。等暴風雨過後,他不對捱罵者留有任何成見或惡言,這種豁達爽朗的性格是劉邦頗受歡迎的祕訣。”

換句話說,劉邦這種喜形於色、罵過就算的領導者,溝通成本低,容易與下屬建立情感的連接,達成統一戰線。

劉邦籠絡人的另一個祕訣就是慷慨大方。

年少時,劉邦就呼朋引伴,飲酒作樂,是一個大方的人。

當了沛縣的亭長,他去縣衙拜訪的時候,並不總是空着手。有時帶上一些齊國特產,如醃製的乾貨、皮革製品等送給沛縣的官吏們,而把名產,如絹絲綢緞、珍奇犀角之類送給縣令。

起義反抗秦國暴政,延攬天下英才時,劉邦也是非常大度。在項羽與劉邦長期僵持對峙時期,韓信以齊地爲中心,構築了足以與項、劉一爭高下的勢力。項羽向韓信提出三分天下的方案,卻遭到韓信的拒絕,他說:“漢王賜臣玉案之食、玉具之劍。”

漢王劉邦將爲王者所用的食物、車馬、劍分享給初來乍到的韓信,韓信爲此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從打工人的視角看,韓信遇上了慷慨大方的老闆劉邦,他的預期是:只要把仗打贏了,劉邦將會厚待他。當然,卸磨殺驢,是後話了。

劉邦的豁達爽朗、慷慨大方是少年時期就形成的內在人格,殊不知,這個性格特點爲自己延攬了天下英才,爲締造漢朝打下了厚實的基礎。

3、善納諫

劉邦在爭奪皇位的道路上,每當陷入生死攸關之際,身邊總有人獻上奇謀妙計並貫徹執行,使得劉邦一次次地死裏逃生。

在《劉邦》一書裏,對鴻門宴的性質,佐竹靖彥的看法與《史記》迥異。《史記》記載,鴻門宴是劉邦爲了消除項羽對他的誤會而舉行的一場盛大的宴會。但是,佐竹靖彥通過同時期文獻的座次、朝向對比,他傾向性認爲:鴻門宴是劉邦向項羽投降的儀式。

假意投降的建議是張良提出,劉邦本無意接受,可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從項羽軍隊猛攻秦國章邯軍隊表現的強大戰力看,劉邦以關中據有的軍力硬拼肯定是死路一條。因此,劉邦聽進了張良的建議,服軟了。

與之相比,項羽身邊的謀士范增看出劉邦潛在的破壞性,強烈地要求項羽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以絕後患。可是,項羽剛愎自用,不殺,最後被劉邦逼到烏江自刎。

隨後楚漢僵持數年的滎陽之戰,劉邦正是採用陳平、袁生、蕭何等人的建議,最後扭轉形勢,戰勝強大的項羽軍。

項羽自大,給他再好的謀士也是擺設。

劉邦有自知之明,善於審時度勢。因此,他總能接受合理的建議,知人善任,逢凶化吉。

在《劉邦》一書裏,佐竹靖彥在甄別、揣摩、對比參照文獻和漢簡的基礎,將深奧的古漢語轉述爲樸實的白話文,一筆一畫地勾勒出劉邦從底層走向權力巔峯的雄偉畫面。我們從中,既感受到一個性格多元化、立體化的劉邦,也不禁被劉邦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這是靈林玖玖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