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手册》读后感

无意间翻到这本书,我对这类书籍一向都比较感兴趣,豆瓣搜索评价都还不错,就拿起来阅读。以下是我看到的本书的几个观点,和我的想法:

1、关于长期目标

我们总是会错误地估计自己的效率和注意力的持久度,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行动。所以,我们写下长期的目标,并不是为了用一个死板的尺度框定我们的进度和完成日期,而是为了让我们在原地踏步或者后退时,能够依然面朝那个正确的方向,而不是费尽力气原地打转。
“初心”也是这个意思——你出发时想要到达的地方,有你最渴望拥有的东西和能够最大程度带给你愉悦与成就感的目标。

找到初心对一个人的人生方向有着巨大的意义。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幸运,正好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且正好是自己擅长的,还是自己的渴望,又能给自己带来愉悦感和成就感。

过去读这类书籍,我会纠结很久,想我的人生理想到底是什么,能够给我带来最大的愉悦感和成就感的目标到底是什么,这样想着可能一天什么也没干成。现在读这类书,至少可以分辨,哪些适合自己,哪些不适合自己,不会照单全收,弄得自己疲惫不堪,却一无所获。

人生的方向,以及内心渴望,是走出来的。

每个人的经历,境遇,认知全不相同,没有哪一本书可以告诉你,你适合做这件事情,不适合做那件事情,你唯一能够依赖的就是你对自身的思考,和对经验的判断。更何况,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有那么多的正好。

普通人可能是这样的,有唱歌天赋,但是不爱唱歌,就想画画(我有一个小学同学就是这样,天生的歌手气质,很小就可以在舞台上收放自如,可是她不喜欢唱歌);可能有些人下象棋有天赋,但是这辈子就没有接触过象棋;也有一些人有天赋,也学习了,但是没有遇到一位好老师。

但纵然如此,我们也可以把这个观念放在心里,在生活中,偶尔停下脚步思考一下,或许某一天,某一个瞬间突然就想明白了,那该是多好的事情。

2、如何消灭精疲力尽

比如,有一天我的工作计划时完成五千字的文稿,但是我迟迟没有动笔。于是我开始思考那个问题——我在干什么?
我在做什么:我在电脑上浏览网页
我在想什么:跟着浏览的网页思考,看到很多热点新闻,评价这些新闻,沉浸在八卦里唏嘘感叹。
我原本应该做什么:写稿
为什么没做这件事情:感到很累,集中不了注意力,控制不了自己。
我的身体有什么感觉:身体很不好,颈椎疼,头疼,打不起精神。
我的情绪有什么感受:情绪很焦虑,因为知道还有任务没有完成。
虽然任务并没有弯沉个,但是我的”自动导航系统“一直都在耗油——浏览八卦并没有让我得到休息,反而情绪不断被调动,消耗了很多能量,所以我才会感到浑身疲惫,再加上一直保持着同一个姿态浏览网页,我的颈椎酸痛。没有去做真正重要的事情,也让我的情绪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消耗了更多的能量。

这是作者对自己正要做一件事情,但是实际在刷新闻状态的一个自我剖析,这个剖析简直就是对我生活的某一个场景的真实写照啊。

我经常因为太累,然后就想上床休息一下,实际可能是拿起手机开始刷各种信息,脑子得不到休息,反而脖子酸疼,内心焦虑,内心的这种空转导致了更大的能量消耗。什么也没做,却把自己累死,说的就是我的状态。

我可以怎么做,如果我感到很累,要不就休息,要不起来干活,不要以为在床上躺着看手机是最大的放松,其实正好相反,可能还没有完成手上的任务来的更加轻松。

结语

以上2点,是翻看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获,与大家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