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式》序言

相约读书打卡第518天,我是来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读书内容是。彼得·布朗、亨利·罗迪格三世、马克·麦克丹尼尔所著的《认知天性》第五章《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式》——序言

效率的本质取决于我们领悟周围世界的能力以及衡量自己表现的能力,我们总是在判断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以及是否有能力处理一项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会关注自己,在进步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和行动。

对自身思维的审视被心理学家称作元认知(元在希腊语中是“关于”的意思)。学着认清自己,可以让我们不至于陷入死胡同,让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并反思下次怎么做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对那些迷惑我们的方法保持警决。错误判断的一个问题在于,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何时做出了误判。另一个问题则是导致我们误判的原因五花八门。

我们将在本章讨论通常会误导我们的东西,也就是感知错觉、认知偏见,以及记忆扭曲。之后我们会推荐几种技巧,让你的判断与现实吻合。

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我们总愿意认为自己比普通人更高明。当每年的“达尔文奖”评选结果出炉时,看到邮件中那一系列“不作不死”的名单,我们也会对这种假象深信不移。例如多伦多的一位律师为了向他人展示办公楼玻璃的强度,用肩膀猛撞玻璃,结果在玻璃破碎后掉下了22层。然而,真相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做出误判,优秀的判断是一项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技能,需要敏锐的洞察自己的想法与表现。有几个因素导致我们在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就面临劣势。其一是在不胜任某项工作的时候,我们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并认为没有理由调整自己的判断。其二身为人类,我们很容易被错觉和认知偏见所误导,盲从于那些我们为了解释周围环境而自行编制的故事,自以为是。想要更好的胜任一项工作,或者是成为专业人士,我们必须学着看出他人身上的能力,能够更准确的判断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采用哪些能取得成果的学习方法,并通过客观的途径记录自己的进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