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社会时空加剧扭曲

  起跑线、学区房…,你有没有注意到比起这些教育有关的热词,还有一些变化悄然无声,却暗流涌动。

      比如你在B站可以发现各类顶尖科学家和知名教授的视频(课程)。上名校你都未必能有此待遇。你可以一睹费曼的诙谐幽默,也可以听梁灿彬从整体微分几何讲广义相对论。普通人所处的社会时空居然也发生了极度的“弯曲”,很多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

        在城市里大学生遍地都是,尽管高考依旧是人生财富竞赛的第一站,但获取知识、视野、能力的途径已经出现了很多“虫洞”(捷径)。

  学习知识的层次发生了裂变,刷题对高考依旧有效,可从进入大学的那一天起,对学习内容、途径、方法、观念、策略…的选择就发生了根本性的颠覆。

        如果按部就班+努力,基本可以说不是出路了。你就那么多经历GDP,选择不同,差别巨大。妈宝肯定傻了,选择就是决策。一直都是父母替他选,此时父母已经OUT了。如果人傻钱多,还可以继续“败家”。如果不够败的,那就把父母推进了万劫不复的“黑洞”。

  第一性原理在认知经济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不光牛顿注意到了“苹果的下落”,几乎所有人都有这种观察,可看见和看懂不同,少了思,思是什么?苹果掉了下来,为何月亮没有掉下来?这就是思的开始,后来呢?思需要一种解释,解释比现象更深刻。月亮不是没有掉,而是不断地在“掉”。牛顿那本充满上帝智慧的书就讲这些,并形成理论,与之前开普勒的维象的三定律完美它洽。爱因斯坦对引力的“思”,更是“神来一笔”,月轨索性就是弯曲时空的测地线。物质(比如地球)告诉时空如何弯曲(平直时空的测地线是直线),时空告诉物质(比如月亮)如何运动。

        这是复旦大学金晓峰教授在B站上《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开场白里的故事。

  如今的社会时空与计划经济时代大不相同。那时,可以说社会时空是相对平直的欧式时空。人和人的财富差距不大,城市和城市的差距也很小,城市和农村有差距,可和现在比也可忽略不计。就是黎曼张量R(测量空间的弯曲)不为零,各个分量也很小。

      今天的社会不同了,从最大的尺度上看,有南北“弯曲”,有沿海到内陆的“弯曲”。从城市尺度看,有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不同曲率等,就是在同一城市,各区间的差别也很大。学区也是一种“弯曲”。

        弯曲越厉害的地方,“尺缩”效应越明显。尺缩是一种距离优势,一线城市的到门物流,对偏远地区是无法承受的。 

      信息革命是一次“再城市化”。工业促成的城市化大家比较熟悉,电的发现也带来过一次再城市化。每一次都是“去本地化”的一次快速扩张。

今天, 我们吃别人生产的食物,穿别人制作的衣服,住别人建造的房子。大部分知识和信念也都是通过别人创造的语言,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如果没有语言,我们的智力水平将贫乏不堪

        爱因斯坦这段话揭示了“去本地化”就是文明的进程。为我们提供实质服务的源头不仅越来越远,更主要的是它“位置透明”。尺缩到“零距离”。一切都在虚拟化,教育、医疗…,那些你今天还觉得费时费力的城市病,正在“再城市化”的“新基建”中,逐渐被“尺缩”。我们的社会时空正在呈现类似的广义相对论效应。“改变距离,改变一切”。您现在对社会生态中的“多种距离”是否有了一些新的体验?

        这一切尺缩的时空扭曲当然源于经济生态的巨大变迁。

  下列链接是作者作品的分类目录:

西方文学速读(空明连环画)希腊神话

西方童话

中国古典文学

诗歌散文

数学文化

大众科普

认知高地(思辨、时评和杂谈)

配诗的书法和绘画

原创小说

空明书评

影视品评

眼见与思达(游记)

难忘的经历

空明连环漫画

以上是空明岛公众号分类入口,也可访问

作者美篇的总入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