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硬伤那么多凭何成功?自我、投入、运气和使命感

《穆斯林的葬礼》累计销量突破300万册,这本书无疑是很成功的。发表于1988年,三年后获得茅盾文学奖。但也饱受批评,甚至被称为“最名不副实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故事简单,人物也太过骨感,虽说文笔优美,但阅读的体验并不特别好。

梁冰玉为什么就和姐夫在一起了?

韩太太对新月的冷,和新月死后对新月的爱,前后差异为何这么明显?

韩子奇为什么就轻而易举地抛弃了梁冰玉?

楚雁潮的身世和他现实的处境,为什么就对韩新月那么深情……

这些让读者感到突兀的地方,作者都没有交代清楚。甚至最为丰满的人物韩太太(梁君璧)很多行为都会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就怀疑老侯偷了翡翠戒指。

这些,在一部作品里都是不可原谅的硬伤。如此,这本书为何还能如此成功呢?

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感受到作者无处不在,那饱含深情的样子,就像看一个人在舞台上忘我地朗诵着诗歌。

作者完全陶醉在自己的文字里,这样的状态会让很多人感到不舒服,但一旦读者进入这氛围里,便能产生共鸣,便会跟着作者进入一条宗教的河,一条玉石的河,被笼罩在满满当当的月色里。

是的,作者用自我陶醉的方式营造了一种氛围,把读者完全包裹在内,用轻柔的手法给读者做心灵按摩。这种自我陶醉做到极致,就成了特色。读者能体会到了这种温柔,便被这本书俘获了。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当你看见一个人无比虔诚地做一件事,也会很自然地肃穆起来,读这本书也是这样。

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虔诚和全身心地投入。从他的后记里看到,作者把自己封闭起来,夜以继日不间断地完成了写作。

她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对月色的描写,对玉石历史的呈现,对伊斯兰教无微不至地表达,都有一种空灵之感,这些都是全身心投入的表现。只有在心无杂念,无比静谧的状态下才能达到这样的状态。而五十多万字的书,一直保持同样的基调和笔触,更是十分难得。

读这本书让人安静,正是因为作者写作的时候是安静的,我们便受了她的传染。读得进去的人,一定会把这本书读完,这也是对自己内心的交代。

每位作家都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但内心很多的思想和情感,其实都是不可名状的意识,如何表达出来,并且表达完美是关键,便需要有一个载体。遇到一个好故事,是每个作家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就像一位剑客最想要的是宝剑一样。

再厉害的作家,也无法完全“编造”故事。故事蓝本,人物形象是作家最为宝贵的基础,有了这些,才会有后面的可能。

霍达在她想要有好故事的时候,有足够好的运气遇到一个可以承载她思想和情感的故事。而这个故事里的元素,契合了她内心的表达,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并完成了作品。

霍达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作为一位穆斯林,“隐蔽”在强大的汉文化下的少数群体,她觉得有必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

北京城里的一条“回民街”,以玉为生活的穆斯林经历了一段普通但不平凡的大历史,穆斯林的挣扎和思考需要被记录;

一位穆斯林在大潮中要坚守的(梁君璧的固守)、要追求的(梁冰玉的追求)应该是什么,这些现实的困惑需要被关注,被思考;

一位穆斯林从生到死,一生要历经哪些仪式,这些传统的文化需要被完整记录……

以上这些都是作者要做的事情,才是作者的本意和表达重心,其实比故事和人物都更重要。这些文化上的意义,才是这本书能得到茅盾文学奖的重要原因,也是作者极力要完成的使命。

作家是代表一部分人向世界表达,主要工作是统计、组织、归纳、挖掘和呈现。如何才能被认可呢?肯定是要让读者能和作者产生共鸣,但不可能和所有人都产生共鸣,很多书被人奉为圭臬,但也会被人嗤之以鼻,这些都是正常的。

表达是很自我的事情,是自私的行为,所以也就无所谓好坏了。

作者在写完之后,就是完成了表达,是好是坏、读者喜不喜欢就和作家没有关系了。功过任评说,是每个作家最基本的修养。

有时候,作品也是一个引子,还需要读者进行二次创作,对作品进一步地完善,最终完成每个人心目中的样子。

综合种种,《穆斯林的葬礼》还是一本值得读的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