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回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就是仁。

“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约束自己。

“复礼”就是在自己身上践行礼,遵循礼。

一天能做到克己复礼,则天下归仁。仁在我的心中,我如果能做到了克己复礼,则天下尽归入我仁心之中。

所以,“为仁”,全在自己,跟别人没关系。

颜回说,哦,是这样,那么请老师指点一下具体条目,怎么去做呢?

孔子回答了四条目:不合乎礼的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不要听,不合乎礼的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不要动。

颜回说:晓得了。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愿意按老师说的这四条去做!


️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我们还是继续学习论语,按照惯例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内容。

昨天学的是论语《先进篇》的最后一章。这一章特别长,是一段孔子与自己的4个得意弟子的对话。

从这个对话里,可以看出各位学生的志向,他们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以及孔子的态度。

我先把原文念一遍,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做详细的复述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惟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惟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说的是孔子让自己的几个弟子都放松一下,好好的说一说,自己如果有人赏识自己,有什么理想和目标。

结果子路是率先应之,豪气干云啊!

冉有就谦虚许多,只能让小邦富裕,礼乐自己做不到,需要找更有贤德的君子来才行呢!

公西华就更加谦虚了,说我只能想想,不敢说自己一定做不到。

曾皙直接说我和他们不同,我的理想就是能够在春天呼朋唤友,带着家人一块去沂河去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享受享受自然风光。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孔子却非常赞同曾皙的话。

接下来曾皙又对孔子提出了疑问,说他们几个人的回答的对不对,孔子说都还不错。

不说子路,单说冉有和公西华,他们也都是非常有志向的人。

好了,具体的内容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秋艳整理好的简书,或者我昨天讲的音频,好好复习回顾,我们今天的时间主要放在论语的第12篇《颜渊篇》的第一章,颜渊问仁。

先看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一章其实也是一个对话体,主要是颜渊来问仁。孔子告诉他什么是仁,作为一个定义,然后颜回觉得还不过瘾,说那具体怎么做呢?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和途径啊?

孔子就给他了4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恍然大悟说,我虽然并不多聪明,但是我愿意照您说的话去做。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的去一起来学习。

颜渊就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就是仁。

那这个克己复礼,是不是孔子首先说的呢?不是。《左传》记载,在评论楚灵王因不能约束自己而招祸身亡时,孔子说:“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可见克己复礼是古成语,孔子引用的。

“克己”,就是克制自己,约束自己。杨雄《法言》说:“胜己之私之谓克。”克己,就是要胜过自己的私心,也就是约束自己的欲望,管好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说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复礼”呢,并不是恢复古礼。“复”,是反,反己之身的反,反求诸己的反,就是在自己身上践行礼,遵循礼。

也就是说,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另外一个就是要在自己身上践行礼,按照礼的标准来践行。

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六个字叫,发乎情,止乎礼!我们看到一个美女挺漂亮,看着一个帅哥很帅气,挺喜欢,这是情,自然而然的,好好色。止乎礼什么意思?喜欢是喜欢,但社会规范,那不是你的媳妇,你就只能欣赏而已。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一天能做到克己复礼,则天下归仁。克己复礼这么厉害?只需要一天,就全天下都归于仁了吗?不是这样理解。

是说仁在我的心中,我如果能做到了克己复礼,则天下尽归入我仁心之中。

钱穆说,人心之仁,温然爱人,恪然敬人。礼则主于恭敬辞让。心存恭敬,就不会对人傲慢。心存辞让,就不会伤害他人。那天下之大,无不尽归于我心之仁也。

也就是,世界在我心中,我心中有仁,则满世界都是仁,我心中有爱,则全世界都充满了爱。

王阳明有好几个徒弟,有一次他的一个弟子告诉王阳明说:老师,今天特别奇怪,今天我看到的街上的人都是圣人,满大街走的看谁都是圣人。

结果另外有一个学生也像王阳明禀报说:老师,太奇怪了,我今天看到的也是满大街走的都是圣人。

王阳明就告诉他:因为这一刻你是圣人,所以说,你看天下的人都是圣人,因为你有一颗圣人的仁心。

说到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说的是佛印和苏东坡的故事,苏东坡讽刺佛印说:你呀,看起来就像一垛屎!他说完以后哈哈大笑,认为自己占了便宜,而佛印说:我看你啊,像一尊佛呢!苏东坡一听就更高兴了,说你看你是屎,我是佛。

结果他回家以后就和他的妹妹来炫耀,说这次和佛印的斗嘴中自己获胜了。

结果他的妹妹就嘲笑他,说你才彻彻底底的失败了,为什么呀?你心中有屎,所以看谁都像屎啊!人家心中有佛,看谁都像佛!

这样一说,苏东坡立马就明白了,懊悔不已,说自己境界还是不足。

当然啦,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不知道,大家知道这个意思就行了。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就是为仁全在自己,跟别人没有关系,不要说别人如何如何,谁怎样怎样,社会如何礼崩乐坏,那是社会的事情,那是别人的事情!你是怎么样的呀?你有没有从我做起,做好一个仁人呢?真正做到了仁呢?

如果你也做到了,那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仁,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礼崩乐坏啊?我们想要求别人改变太难了。

让老公改掉他抽烟的毛病,让老婆改掉她剁手党的毛病,等等等等,其实都很困难,但是你作为老公,少抽点烟是可以的吧,你作为美女你可以少买点东西,这是可以的吧。

你能把你自己都做好了,他看到你动了,改变了,也会照样学样,孩子以父母为榜样,夫妻之间相互参照,同事之间相互学习,你不能要求别人如何如何,而在于你自己,一变而全变。

说到这里颜回就说,老师你能不能具体一点来指导一下,我到底应该怎么去做呢?就像我们现在似的,说你这个人要好好学习,要天天向上,这是道理。

该如何做到,需要方法,这是也需要指导的,就是我们不能光说大道理。

孔子就提出了四条,这四条说起来还是挺要求挺高的,我相信大部分人做不到,不过做不到没关系,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做,有这个意识,种下了一颗种子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就和我们前面学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一样。

就是说不合乎礼的我们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不要听,不合乎礼的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不要动。就是说我们要控制自己,约束自己,从源头上来修炼自己。

大家都知道我们都有感官,通过眼睛看世界,通过耳朵听声音,通过鼻子闻气味,通过舌头品尝味道,通过身体感知外界。

那这里面的四条也是告诉我们从与外界的接触上约束自己,以便做到仁。这是一个克己的功夫,对于不合礼的我们就不要看,其实是主动的去看。

在弟子规,大家学了的话就会知道,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看到人家打架斗殴,我们有必要非得去掺和吗?看到网上去骂战,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都是污言秽语,你觉得有意思吗?没有意思,我们就不看,你不看就没有这个烦恼,烦恼都是从念头上起来的。

我眼不见,也就心不烦,对于这些不好的东西,谁评论谁,谁怎么样啊,我们也没有必要去和他多唠唠?

有句话说得好,说人是非者,就是是非人,当别人去家长里短去议论别人的时候,我们不参与,他看你没有兴趣他也就不拉了,如果你来我往越说越起劲儿,自然而然的,你就被污染了。

连主动的去看,主动的听都不有,那你肯定也不会主动的去说别人的是非,主动的去说这些不合规矩不合礼仪的话。

如果眼睛耳朵语言你都没有的话,那么第四条也就是不符合礼仪的,我们就不去做,不去动。

这几条做到了,你就是克己了。

《中庸》讲“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都是被外物影响。

要修,就是要修“不动心”“不为外物所移”。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我本来是坦然中道的,没毛病。

外面的信息来了,刺激来了,我要做出反应,要发,发,要发得合适,合情合理还合礼,发得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发而中节,那才叫“和”。如果我不让那信息进来,我不收看,不收听,我根本不需要做出反应,不需要“发”。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就是做减法。王阳明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这块要说说我自己,最近大家看我不大忙,其实我是被一本小说吸引了拔不出来,精力放在那上了,结果其他就干不了了。

其实我一直想克制自己就是没克制住。今天早晨我终于越过了其他还有一将近1万页啊,先看了结尾,知道结局了也就没那么多好奇心了。

之所以没有好好做,就是因为没有克己,克制自己那种眼睛被别人所描绘的这种虚幻的世界所吸引了。

《大学》里面有止定静安虑得。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要止于至善,志有定向!凡是与我无关的,不收看,不收听,这一块希望大家也都能克制自己,我是时不时会被小说吸引,然后就沉沦其中不能自拔。

我们大家恐怕也会有许多毛病,比如说收看收听的太多了,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拿到手,因为唯恐自己落后了,但实际上当你什么都想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精力不够,时间不够,你就会很焦虑,最后会茫然无措一无所得。

那最好的办法就是静下心来梳理我到底想要什么,然后把不想要的就按照孔子的说法,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以贯之的去在自己需要精进的地方下工夫。

颜回听到了孔子的这个四条指导,非常高兴,说我虽然不聪明,但是我愿意按照老师说的这四条去做。

这就牵扯到我们一直说的就是听话照做,对于老师讲的,对于圣人说的这些至理名言,我们不是知道了就算了,而是要把它践行起来,通过切实的践行,通过持之以恒让他取得成果。

那前一段时间对于听话照做这四个字,我也是有深刻的体会,听话照做必有成果,只听不做还不如不听,徒增烦恼耳。

好了,这一章就到这里了,我们明天早晨六点半,继续来学习颜渊篇的第二章。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就是仲弓也向孔子问仁,孔子又给出了另外一种解释,结果仲弓也说,虽然自己不聪明,也愿意向孔子学习,那具体怎么回事儿呢?我们明天六点半准时相约在这里一起好好学习。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