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话》插图练习(5-2-2):人的觉醒之“‘神秘’的微笑”

      第五章,讲述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二、“神秘”的微笑(2)

        达芬奇的另一件不朽的杰作,画的既非异教的神,也非基督教的神,而是一个他同时代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更为完美而充分地表达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中世纪的神学和禁欲主义者,把活人的肉体称为“灵魂的牢狱”、“罪恶欲念的根源”,达·芬奇则认为人是最神圣之物,人体是自然中最美的对象。他经过精密的测量得出了结论说,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都是整数的比例,因而呈现为和谐之美,他把这个比例叫做“神圣的比例“。达·芬奇说:“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蒙娜·丽莎》以一个年轻女性的温雅的微笑,激起了人性觉醒的旗帜,赞颂了生命的可爱,这正是达·芬奇的人生哲学的形象的体现。

        在这个温柔而活跃的形象面前,当人们想到达·芬奇从割解尸体中获得的知识,竟能如此富于诗意的再生为一个美丽的女性,不能不感到惊异。《蒙娜·丽莎》的模特是佛罗伦萨一位官员的第三位妻子。据说画家为了唤醒她发自内心的微笑,避免强装出来的笑容,曾要人在旁为她奏乐;也有说请来乐队是为了扫除她丧婴的哀伤。总之,这幅肖像前后画了四年之久,其间不仅有许多间歇,而且会有心情上的变化。要模特儿总是保持同样心悦而自然的表情,是根本办不到的。这里首先表现了达·芬奇敏锐的观察和鲜明的视觉记忆力。他说过:“醒后与睡前,在暗中将研究过的物体的轮廓,或其它经深思而理解了的事物,运用想象回忆一遍,获益匪浅。”这里也有他多年勤奋训练的功夫。

        《蒙娜·丽莎》的右手,被誉为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与现代精巧的摄影相比,人们仍可看出,这只手更具有体积感,更有重量,尤其是更富于生命力,更多的显示出艺术家劳动的印记。直到16世纪初,人们追求的真实都在形体的正确;但轮廓严密、线条准确、节奏清晰的结果,往往缺少生气,而出现僵化了的“睡美人”。波提切利让维纳斯卷曲的长发打破她外形轮廓的滞板,也是为了避免僵化。但,只是到了达·芬奇,才把生动性的要求提到更高的水准,并且在技巧上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他在油画上,创造了一种被当时人称为“薄雾法”的绘画技巧。在他的画笔下,人物的骨骼、肌肉都十分结实,可是轮廓线常常消失在若有若无之间,使人物如罩在一层薄雾中间;按中国古代画论的说法,这正是一种气韵生动的要求。

        几百年来,人们讨论最多的是蒙娜·丽莎的笑容。不同的观点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甚至有时现出讥嘲和揶揄。所以这幅画又常被称为《微笑》,并以其“神秘”若埃及的“斯芬克斯”而为人们津津乐道。

        其实,对同一件艺术品,不同的人或在不同心境下有不同的感受,是符合审美的心理规律的,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凭自己的生活经验,能不断“发现”作品的新的含义,所以杰作往往使人百看不厌。而达·芬奇在这件作品中,力求表现出人性的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的性格心理特征,加上含而不露的技巧,更加强了这种耐人寻味的魅力。

        美术史家詹森认为,这一“微笑”之所以神秘,是由于达·芬奇要在一个个性非常具体的人物身上,创造出它理想化的美的典型;要使瞬间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为一种喜悦的永恒象征。这种矛盾的结合产生了令人觉得出奇的效果。另一位学者研究的更细致,他说: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可是达·芬奇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限,令人琢磨不定。尤其可怪的是,精通透视学的达·芬奇,偏给这个坐在阳台上的少妇,创造了一幅透视不一致的背景:当我们集中看左边时觉得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集中看右边时,觉得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人物五官的位置似乎也在变动之中。

        恩格斯称文艺复兴为“产生巨人的时代”,达·芬奇的天才表现在他把肉体和精神、情感和理智、科学与艺术,平衡而完美地统一于一身,不能不使人觉得这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出现的一个全面发展的杰出范例。


      (资料来自《西方美术史话》第五章:人的觉醒——“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之二“‘神秘'的微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