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8 008|我的乡村教师之缘深缘浅

我的乡村教师之缘深缘浅

从我上学起,父亲就告诉我,只有读书才能摆脱农村人的命运。那时候,村里唯有两个吃“公饭”的,就是邻居家的两个女孩,中专毕业,顺利分配到学校,成了我们镇上的老师,颇为得意。父亲常常告诉我,要好好学习,哪怕考个教师也是不错的选择。教师,成了父亲对我的最低期望,其实,我知道,他是希望我成为一名医生的,可惜,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医生,反而父亲的最低期望,成了我儿时的梦想。

那时候,我羡慕老师知识的渊博,羡慕老师鼻梁上的那副眼镜,也羡慕成为老师的孩子……总之,只要跟老师沾边的,我都欢喜。也因为从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所以,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在扮演老师的一些角色,比如:帮老师检查家庭作业,考全班同学写生字,在黑板上不遗余力地抄教案后面的练习题,帮老师改试卷等。尽管这些事情做起来很麻烦,也很累,因为每天除了在黑板上给全班同学抄题外,自己还要在家庭作业本上重新抄一遍。但在放学后还能拿着老师的教案来“独吞一番”的感觉却让我着迷。那个时候,虽然不善于交往,但只要被老师赏识,班里的同学关系是很容易相处的。因为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喜欢跟我一起玩,说实话,还颇为得意过那么一段时间呢,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初一。

到了初二,父母决定将我转学到城里的一所中学。走进新的班级,我才发觉自己原来并不能成为班里最优秀的学生,我的名次也由农村学校的前三名滑落到城区中学的十多名,我清楚记得,那是我第一次考到十多名,为此,我还伤心了许久却又只能积压在心里。在城区学校加上又是最好的班,我几乎不可能一跃成为拔尖的优秀生。我甚至第一次听说放学后还要补课,那个时候,我在班里是为数不多的几名农村孩子之一,在班主任眼里,我分明看到了不一样的眼神。后来,我才发觉班里所有的学生父母都有着体面的工作,有的父母甚至还是某个单位的领导,我渐渐地明白了科任老师拐弯抹角地打听我父母工作的原因。我如实回答,因为学习自觉加之乖巧,尽管没有得到过老师明显的批评,但也从来没有得到过老师过分的关心。我普通得几乎要被老师遗忘了,在那里,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卑。

那个时候,在脑子里我演绎过自己的梦想。假如以后我做一名老师,我一定要关心班级所有的孩子,尤其是贫困孩子和乖巧懂事的孩子。我常常把梦当作现实,可现实总让人失望,为此,那些日子我无比怀念在农村学校的同学们和老师们。时至今日,只要回想起来,依然觉得他们倍感亲切,因为他们是我记忆中的一团火,点燃着我的梦想。

后来,考大学的时候,我如愿以偿报了师范院校,毕业后,在经历过企业打拼的辛苦后,毅然决定做一名农村老师。

我距离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近,曾经对于老师梦想的许愿也在一点一点实现。

我关心班级的每一个孩子,从来不依照孩子的家庭情况而区别对待他们。每当我看到躲在角落里的那个孩子时,我似乎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于是,我给孩子更多的是嘘寒问暖。当我遇到班里的贫困孩子的时候,我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捐赠衣服、书籍和助学金。当我遇到因为家庭贫困而自卑的孩子时,无论在上课还是学校举办活动时,我总给他们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当老师,唯一头疼的是班里的“差生”,而我对于这些孩子却总能莫名生出欢喜,因为我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差,并不是他们的本意。我经常用李镇西老师的话来激励自己,每一个孩子不一定都能成为社会精英,但所有的孩子将来都要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对于差生,我不会给他们设置难以达到的目标,而是给他们设置一些经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让他们也能拥有成功体验的快乐。

我记得班里有一名女孩,智商存在障碍,她的成绩几乎是清一色的零分,每次考试导致班里平均分直接拉3分。尽管如此,在上课,我依然会问她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她回答,每当有学生嘲笑她的时候,我总是想尽办法来弥补她受到的伤害。我还会安排一些事情让她来做,让他她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某次,我竟然惊奇地发现,她在课上不动声色地抄了很多古诗,让我颇为惊讶,要知道,平时她几乎很难完整正确地写出自己的名字。

还有几个不是我班里的男孩,特别调皮,他们几个几乎每节课都会破坏老师的正常教学秩序。某次,由于那个班里的老师请假,由我来代替上课。课上,他们果不其然又来捣乱,上课简直没办法再进行下去,于是我只能停止上课,处理这几个孩子的“节外生枝”。

我给他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那就是背诵《论语》中的三句话,谁背下来,就给谁奖励奥特曼卡片。提起卡片,三个男孩立即兴奋起来,拿起书就开始背诵,我告诉他们可以在教室后面小声背诵,然后其他同学继续上课,上课再也没有人捣乱了。临到下课的时候,三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我会背了。”并且争先恐后地开始“子曰……”看他们背得陶醉的样子,我也按照承诺给每个人奖励了事先约定好的“奥特曼”卡片,当他们拿到卡片的时候,别提有多高兴了。要知道,他们在平时的考试中,各科成绩几乎不会超过10分。从那以后,在校园里,每当遇到这三个孩子的时候,他们总是在我面前站得端端正正的,然后是一口“之乎者也”,你能想象到这些被老师早已定性为“不正常”的孩子们,他们背诵《论语》的那种虔诚吗?那种感觉,简直美妙极了!

在农村工作了几年以后,我更加深深地认识到农村教育的问题了,农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孩子,存在的问题也更多。他们缺乏的不光是父母的爱,更多是面对父亲或母亲永久的缺憾,才不过几岁的孩子,就过早地遭受到伤害。为了解决农村孩子的更多心理问题,我开始把传统文化引进农村孩子的视野。我期望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可以让这些孩子的生命更加充盈更加丰富,让他们从小树立理想,树立对生活的信心。事实证明,我的一路努力,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因家庭因素带来的自卑,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爱好,或画画,或读书,或唱歌……这些兴趣的培养,更多寄托着他们对于未来无限美好的遐想。

我不知道我能为孩子们做多少,每当看到他们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曾经的自己。

如果你的一个微笑能照亮一个孩子的自卑心理,如果你的一句言语就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暖,如果你的微小捐助就会让孩子对未来生发出希望,我愿意用永远守护这些孩子,我也愿意陪伴他们走过这一段特别的日子。

2021年1月10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