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孩子不願意和我聊天?

很多家長,和孩子的關係都是對立的。家長最喜歡說,“我都是爲你好,可你這孩子,就是不省心/不聽話。”

孩子要麼反駁,要麼當耳旁風。

1. 和孩子說話愛理不理,這孩子怎麼了?

我們和同事或者領導講話,都會反覆思考,怎麼講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纔是最有效的交流方式。

可是和孩子交流,既沒有平等,也沒有耐心,就想一句話達到目標,然後孩子順從的去寫作業、洗漱或者喫飯。

當孩子有一點拖沓,或者沒有按照你的指意做事時,立馬怒從中來。好好地一場親子交流,就這樣成了佈滿火藥的現場。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沒有人願意靠近一個負能量的中心,孩子也一樣。

2. 你是如何跟孩子對話的?

你會經常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嗎?“立刻過來寫作業!”“快點把衣服換了!”

孩子可能投入做一件事情,比如堆積木,或者畫畫,停下他手中的事情,需要一個緩衝。就像大人正在看電視,也想等看完一集再去做飯。

孩子需要一點時間過渡,讓手裏的事情告一段落,也需要一點情緒過渡,從開心的事情(玩),轉換到不那麼開心的事情(學習)。

3. 受歡迎的家長,都有哪些特徵

我見過好的親子關係,家長都是在和孩子“平等的聊天”。比如孩子說,媽媽,我想要把這個積木拼完再睡覺。

雖然看着時間很晚了,早就過了平時睡覺的時間。但是考慮到孩子的情緒需求,也考慮到讓孩子能最快、用最開心的方式上牀,家長蹲下來,“那媽媽和你一起玩吧,這樣我們拼的又快又好”。

我們可能在工作上壓力很大,留到孩子身上的耐心已經不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第一反應是責備和抱怨。但想想,我們最需要的其實不是抱怨,而是休息。

所以,最高效的完成手中的事情,是我們和孩子共同的目標。

4. 彼此都喜歡的方式,就是最好的親子關係

同一件事情做多了,會在腦子中形成一個熟悉的腦回路。比如,看到檸檬就覺得酸,聽到救護車響,就會本能地憂慮和害怕。

對孩子態度的第一反應,也會形成熟悉的腦回路。如果看到孩子寫作業慢就發火,次數越多,腦回路越成熟,我們就更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其實,對孩子生氣,孩子難受,我們被自己的情緒控制着,也一樣難受。

既然大家都想要好,想要輕鬆的親子關係,那就換一種彼此都喜歡的方式。比如,不管每天過的怎麼樣,都留十分鐘一起聊天或者講故事的時間。

雖然一天難免有不如意,難免會有摩擦,但固定時間的開心,會讓我們忘掉很多煩惱,從而正向的去面對新的一天的。

孩子和大人之間的較量,會有一種平衡模式,如果大人越強勢,孩子就會越弱。尤其表面逞強的人,其實內心比誰都更動搖和自我懷疑。

不妨,把孩子的事情,還給孩子來決定和安排。從小事開始,孩子學會獨立,大人學會解放自己。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