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傾聽着的教育》4

第三輯 教師的傾聽能力

有強大教育力的教師,是能夠將愛與聽融通起來的教師。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師有無對學生的愛心,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前提。然而,沒有教師對學生的真心、用心、專心的傾聽,這樣的愛心就無從談起,我們無法想象一位聲稱“愛學生”的教師,卻不願、不會、不能傾聽學生。我們無法想象沒有傾聽的愛……誰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失落了聽,也同時失落了愛,因爲沒有了聽,就意味着對學生的疏離、漠視,甚至無視……

有教育力的老師,往往都有愛的本能,也有傾聽的本能。他的“愛”通過時刻把耳朵朝向學生後的“傾聽”來表達。在這種包含了愛的傾聽裏,不僅容納了絲絲縷縷的關注、同情、悲憫,還容納了深深的謙遜與寬容,無條件地接納來自於學生的各種純真與純粹、稚見和異見、喧囂與躁動,這是真正的對學生之愛了:不論學生何種身份、背景、長相、氣質,也不論學生的成績好壞、對老師的態度如何,都不加選擇地愛他們,傾聽他們的言說和心聲。

有強大教育力的教師,是可以將智慧與傾聽融通起來的教師。

教育智慧,從來與傾聽智慧不可分割。在葉瀾看來:教師是否善於傾聽,善於發現學生問答中富有價值和意義的、充滿童趣的世界,體驗學生的情緒,就成了教師能否組織好動態生成中的課堂教學的首要條件。試驗教師在培養學生提問能力的同時,也逐漸學會傾聽課堂裏學生的心聲和發現課堂的活力,教師的教育智慧就在這樣的過程中逐漸生成。

有強大教育力的教師,是得以通過傾聽與學生形成共生共在關係的教師。當學生精神不振時,使他們振奮;當學生過度興奮時,使他們歸於平靜;當學生茫無頭緒時,從學生的眼睛裏讀出願望。

只有讓學生通過教師無微不至的傾聽,感受到教師與他同在共在,我們的教師才更能夠感染學生、打動學生、改變學生和發展學生,才能充分展現出教育的偉力。

教師傾聽不僅僅要聽到學生的聲音與觀點,更重要的是要主動聽到學生的生命存在。

如果教育教學是一部交響樂,無論是樂譜還是樂聲,師生都是共同的創作者,無論是校園,還是教室,都是師生共同創作教育交響樂的樂場。它實際上也是生命成長交響樂的樂場。

打破教師的傾聽成見與預設,真正把耳朵轉向學生,通過“放”和“讓”,“開”出屬於學生自己的聲音,“開”出新的教育資源、教育路徑、教育方法,最終“開”出新的生命成長與發展的可能。

對話式傾聽的四大特性,即反思性傾聽、敏感性傾聽、換位性傾聽、參與性傾聽。

對學生學習困難和障礙的預設式傾聽,目的不只是“發現”,更是“轉化”:

轉化爲“教學目標”,解決學生的學習困難和障礙,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轉化爲“教學方法”,不是基於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而是基於學生學習困難障礙解決的教學方法;

轉化爲“教學環節”,基於學生的難點障礙點,設計先教什麼,再教什麼,後教什麼。

無論何種對象的傾聽,都需要教師學會至少五種傾聽方式:轉換角色、問題導向、提問質疑、捕捉提煉、反思重建。

能看見問題,才能重視問題,並最終解決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