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語》(193)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譯文】曾子說:“有才能卻向沒有才能的人請教,知識廣博卻向知識少的人請教;有學問卻像沒學問一樣,滿腹知識卻像空虛無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計較。從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這樣做的。”

這裏體現了“不恥下問”的思想。曾子完全繼承了孔子的思想學說。

“問於不能”、“問於寡”等都表明了謙遜的學習態度。大多數人會有才高氣傲的表現,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

謙虛的人不會這樣,能夠“問於不能”“問於寡”是明智的態度,沒有知識、沒有才能的人並不是一無是處的,在他們身上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所以,善於學習的人即要向有知識、有才能的人學習,也要向少知識、少才能的人學習。

曾子提出的“有若無”、“實若虛”的學習態度,希望人們始終保持謙虛不自滿、虛懷若谷的態度。

曾子說“犯而不校”,表現出忍讓的精神和寬闊的胸懷,這是值得學習的。這裏曾子所說的“吾友”,當指孔門中德行、學問都很出衆的顏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