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语》(193)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译文】曾子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广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这里体现了“不耻下问”的思想。曾子完全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

“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了谦逊的学习态度。大多数人会有才高气傲的表现,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

谦虚的人不会这样,能够“问于不能”“问于寡”是明智的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也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

曾子提出的“有若无”、“实若虚”的学习态度,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虚怀若谷的态度。

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忍让的精神和宽阔的胸怀,这是值得学习的。这里曾子所说的“吾友”,当指孔门中德行、学问都很出众的颜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