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稷研究】案例分析“中餐快餐化”的现在和未来

现代快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在二战后的经济复苏和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快餐由于其大众化和方便节时的特性,收获了一群拥趸。

1987年4月肯德基进入中国,揭开了中国快餐发展的序幕。在如今中国的餐饮市场上,快餐业态已成为营业额超越正餐的业态。然而,中餐快餐化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世纪难题,连百胜中国都折戟于东方既白。2012年,时任百胜餐饮集团中国事业部主席的苏敬轼就感叹过中餐快餐化的不易。本文将首先整理时下中餐品牌的快餐化动向,接着对于各个品牌的探索做些许总结,或许能为未来中餐快餐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1

熊猫快餐

当美式快餐风卷残云占领中国市场,熊猫快餐也正在攻占美利坚。自1983年成立以来,熊猫快餐已经遍布美国47个州,年营业额约40亿美元。

由于美国的华人市场规模较小且受政策影响波动明显,熊猫快餐的目标人群并非海外华人,而是美国人。因此,菜品的本土化改良使其符合美国人的口味便成了重中之重,这与肯德基推出老北京鸡肉卷的思路别无二致。由于美国人无法接受麻辣口味,程正昌便开发了以酸甜或微辣为主的“中国菜”:陈皮鸡、黑蘑菇鸡肉、和上海安格斯牛肉等。这些中国人未曾听闻的中式菜品无一例外成了招牌。最近,随着素食热潮的兴起,熊猫快餐将部分菜品改良,不含任何动物成分的调味和原材。

菜品标准化和数字化管理也助力实现门店高效运营。其SKU保持在20个左右,加工商负责菜品原料制作,门店配备统一的复合调味料,仅负责加热工作。名为“熊猫自动工作站”的后台管理系统,在方便顾客点单的同时,也帮助连接其他门店(分享信息)和上级加工商(订购食材)。另外,也可以帮助实现内部控制(库存追踪,资产和浪费控制)的目标。


2

老乡鸡

目前中国本土的中式快餐市场存在品牌区域割据的问题。2020年末的第24届中国快餐产业大会发布了中国快餐50强榜单。老乡鸡成为唯一进入榜单前五的中式快餐品牌。

早在2003年,老乡鸡开第一家门店便意识到: 规模化意味着可复制,标准化是规模化的前提。为了让顾客有更好的产品服务体验,吃到一样好吃的菜,必须实现标准化。随着多年的管理经验的累积,员工手册和培训手册越来越厚,细化到火候,加工时间,调料添加量,水添加量等,光是总部的标准化的手册就有25本之多。

然而,作为安徽的地域性品牌,其分店目前仍聚集在于东部沿海。2020年3月,老乡鸡提出加速向全国市场(尤其是一线城市市场)扩张的战略。作为地域性品牌,老乡鸡的知名度仍是问题。为了实现向全国扩张的野心,老乡鸡的营销团队立下了赫赫战功。一方面,通过签约代言人岳云鹏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岳云鹏作为深受北京人民喜欢的相声演员,为老乡鸡进京(在北京五道口开设门店)带了一波热度。在舆论传播极富创意的宣传海报的同时,也提高了品牌的亲和力和知名度。另外,束董本人也在2020年实现了“自我营销”。随着微博评论“土到极致就是潮”的持续发酵,建立了憨厚朴实的草根企业家的形象,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3

西贝莜面村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是中餐标准化的痴迷者,多次表达自己追赶麦当劳、星巴克的野心。

西贝的市场定位于西北菜市场,然而最初莜面常被顾客叫错成筱面。为了使店铺名称深入人心,西贝推出了“I love 莜”的活动。贾国龙将莜面师的底薪直接增到了5000元,让年轻小姑娘代替大妈搓莜面,成为透明厨房的一道风景线。西贝莜面村再也没被叫错过。

为了实现好吃和高效,西贝致力于菜单精简化。西贝在对菜单上100多道菜的削减至45个的过程中,炒菜被大刀阔斧除去,很多保留烤、炖、煮、烩、焖的方式,以更好实现标准化。另外,西贝为每一道菜制定“作业指导书”,操作台配有定时器、温度计、刻度勺等工具,以实现在时间、温度、计量、顺序等中餐维度上的标准化。虽然可能会丧失部分用户,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效率都得到提升。为了保证消费体验,西贝用沙漏来控制上菜时间在25分钟以内。

小店模式+员工合伙制度,让西贝开始遍地开花。2015年一年,西贝就开出了53家店。随着运营环节增多和管理幅度扩大,加之合伙员工的科学管理能力较差,大量问题暴露出来。为保证扩张质量,西贝开始实行内部赛马机制,对于门面实施评分体制,排名靠后的团队收回营业执照。


总结

彼得德鲁克说:营销和创新是企业的两大基本功能。

熊猫快餐的本土化改良使其深受外国人民喜爱,老乡鸡的优势在于其年轻化的营销和数字化基因,而西贝在于定位明晰和内部赛马机制。但我们发现三个品牌无一例外地致力于实现标准化。因此,对于中餐快餐化来说,菜品和服务的标准化无疑是最重要的绩效考量维度。

目前相较于西式快餐,目前中式快餐在市占比以及影响力方面都比较弱的。对于未来发展而言,多时段、多品类经营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式快餐市场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然而,过去中餐连锁品牌却很少选择布局切入下午茶、夜宵市场。已有的连锁中餐品牌过去只会在某一单一品类上做标准化,而这些品类很难切入全时间段市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